![]() |
本网讯(刘晓鸽)有一种爱崇高如山,面对瘫痪的儿子,她永不言弃;有一片情深沉如海,几十年含辛茹苦、默默付出,她毫无怨言;有一颗心坚强无比,用年迈多病的身躯,支撑起一个濒临坍塌的家庭,十八年不离不弃的守候,承担起一个母亲的责任,诠释出人间最真挚的情感,谱写了一曲母爱的赞歌。78岁高龄的她,坚持照顾植物人的儿子18年,用母爱演绎了一段催人泪下的真情故事。在母爱的召唤下,儿子逐渐学会了流眼泪,学会了吃东西,学会了叫妈妈。她就是感动井陉矿区十大人物之一的赵淑满老人。
当我们走进赵淑满老人在石家庄的家时,她正在一勺一勺地给儿子小虎喂饭。四十一岁的小虎坐在轮椅上,嘴里含糊不清地喊着:“妈!妈!”问起家里的情况,老人忍不住就哭了起来,“这么多年,愁死了。没法活啊。”儿子一天都离不开老人,除了她喂饭,其他人喂饭不张嘴。虽然“妈妈”两个字他喊得非常吃力,而且模糊不清,但从他的眼神中还是能感受到他对母亲的依赖,只要母亲坐到身边,他就会安静下来。
为了让儿子尽快恢复智力,赵淑满坚持和他交流。每天她都会陪儿子聊天、讲故事,把外面发生的新鲜事讲给儿子听。老人把家中最好吃的东西都留给儿子吃,各种食品被她用水冲泡后,做成糊糊再喂。包饺子、包包子,老人大部分时间都在照顾儿子,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给儿子喂饭。买菜、做饭、干家务,给儿子洗脸、喂饭、接倒大小便、洗澡、翻身、端水送药成了赵淑满每天最重要的工作,而且这些工作她都是用能动的左手完成的。由于半身不遂,她走路十分吃力,而且经常摔跤。每次摔倒,她都顽强地爬起来,从未诉过一声苦,喊过一次累。
老人的大女儿徐彩霞介绍说:娘从没有嫌弃过我这个弟弟,弟弟这条命都是娘捡回来的。风风雨雨这么多年,没少受气,受了多大委屈,从来不说。娘说,她要年轻十岁也不发愁,弟弟年轻十岁,她也不发愁。可偏偏现在这样,娘,愁啊!
问及老人的心愿,老人抹着眼泪说,不求别的,能找到一个好医院,给儿子做手术,让他早一天站起来,能说话就行。另外,希望有人能帮着照顾孩子。我就这样死了也不放心啊……
像赵淑满老人这样的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全省还有很多,她们无一例外的,都是用不离不弃的守候,诠释了不平凡的母爱,用自己脆弱的肩膀,承担起家庭的重担和一个母亲的责任。她们的伟大不仅仅在于把儿女和爹娘牵挂,她们共同的伟大之处就是谁都没有把家庭的不幸推给社会和国家。
这些高龄慈母,心中充满了牵挂,我们无法完全洞悉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这人间大爱。但是,我们坚信她们的身影将不再孤单。为了让这些高龄慈母感受社会的温暖,4月12日,河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省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省老年事业促进会、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将联合众多新闻媒体共同发起关爱高龄慈爱母亲行动,召开新闻发布会,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将设专项资金进行救助。欢迎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持续关注,进行监督。让我们一起加入到关爱高龄慈爱母亲的行动。
说起儿子,老人忍不住掉下眼泪 陈浩宇摄
老人在给儿子喂饭 陈浩宇摄
老人与儿子交流 陈浩宇摄
老人变形的右手 陈浩宇摄
老人被授予首届感动矿区十大人物荣誉称号的证书 陈浩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