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岁“女愚公”将山路变“坦途”
正文浏览次数:705
仅从由俊芳简介来看,难以想象一个62岁的老太太能有这么大的能量:她孤身一人用11天的时间,将近100米长的进山路平整成了2米宽的“坦途”。
由俊芳家住邹平县临池镇西高村,村子在临池镇最西边,属于山区,大部分耕地都分布在山坡上,上山耕种的路极不方便。而其中有段路只能容纳一人通过,右边是一人多高的大堰,左边是10多米的深沟,倾斜度很高,连小推车都无法通过,更别提农用机械和汽车了。村民收庄稼走这条路时,只能靠人力往外背,非常不便且不安全。而由俊芳也正是因为目睹过一次村民在附近山道翻车之后,才下定决心要修好这段路。
“俺上山修路就和上山打游击一样。”说起修路的事情,由俊芳不好意思地笑了,愚公精神她知道,就是“老了面皮儿薄”怕人笑话,怕别人说她“愚”。于是修路对她而言就成了“打游击”,瞅着没人走那条路时,她就赶紧带上干粮和水过去“锄几锨土,平整平整坑坑洼洼”,所以大多数时候,她都是一大清早去修路。她修路也不是漫无目的地修,而是每天在心里规划好了再去修。每天一清早,由俊芳便早早带着铁锹、镐头上山,去实现她头天晚上心里早就“盘算好了的念头”。这期间的工程量可谓不小,堰足有一人多高,要一点点铲平;手腕粗的荆棘要一点一点刨出来,再清理到沟边;有的石头很大,她就靠自己一点一点地挪过去,其中有个弯路由俊芳垒了1米多高的石头。
11天的修路时间里,由俊芳几乎“长”在山上,累了,她就在山上歇歇;渴了,她就喝几口自带的白开水;饿了,她就拿出自己早就准备好的咸菜干粮吃一点。干活的时候,由俊芳的衣服被汗水溻了一遍又一遍;她每天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后,动都不想动。但是到了第二天,她又上山了。“要说为啥,我也不知道,就和上瘾了一样!”由俊芳笑着说。
在由俊芳的叙述中,她家在村里算是条件好的,上山务农的事基本上不需要她去做,因此那条崎岖山路她自己走的时候并不多,“只是看着乡亲们走那条路时提心吊胆的,心里不得劲儿,所以想修修它”。值得一提的是,由俊芳的丈夫吕仲祥非常支持老伴的“工程”,吕仲祥说:“老了更认老理。咱不常说‘修桥补路,行善积德’嘛!再说村里社员都是一家人,谁帮谁都是应该的。”
(责任编辑:xhcen)
热点文章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