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年生活 >> 老有所为
62岁“女愚公”将山路变“坦途”
        正文浏览次数:705
  2015/2/9 15:31:02    来源:    作者: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仅从由俊芳简介来看,难以想象一个62岁的老太太能有这么大的能量:她孤身一人用11天的时间,将近100米长的进山路平整成了2米宽的“坦途”。
        由俊芳家住邹平县临池镇西高村,村子在临池镇最西边,属于山区,大部分耕地都分布在山坡上,上山耕种的路极不方便。而其中有段路只能容纳一人通过,右边是一人多高的大堰,左边是10多米的深沟,倾斜度很高,连小推车都无法通过,更别提农用机械和汽车了。村民收庄稼走这条路时,只能靠人力往外背,非常不便且不安全。而由俊芳也正是因为目睹过一次村民在附近山道翻车之后,才下定决心要修好这段路。
        “俺上山修路就和上山打游击一样。”说起修路的事情,由俊芳不好意思地笑了,愚公精神她知道,就是“老了面皮儿薄”怕人笑话,怕别人说她“愚”。于是修路对她而言就成了“打游击”,瞅着没人走那条路时,她就赶紧带上干粮和水过去“锄几锨土,平整平整坑坑洼洼”,所以大多数时候,她都是一大清早去修路。她修路也不是漫无目的地修,而是每天在心里规划好了再去修。每天一清早,由俊芳便早早带着铁锹、镐头上山,去实现她头天晚上心里早就“盘算好了的念头”。这期间的工程量可谓不小,堰足有一人多高,要一点点铲平;手腕粗的荆棘要一点一点刨出来,再清理到沟边;有的石头很大,她就靠自己一点一点地挪过去,其中有个弯路由俊芳垒了1米多高的石头。
        11天的修路时间里,由俊芳几乎“长”在山上,累了,她就在山上歇歇;渴了,她就喝几口自带的白开水;饿了,她就拿出自己早就准备好的咸菜干粮吃一点。干活的时候,由俊芳的衣服被汗水溻了一遍又一遍;她每天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后,动都不想动。但是到了第二天,她又上山了。“要说为啥,我也不知道,就和上瘾了一样!”由俊芳笑着说。
        在由俊芳的叙述中,她家在村里算是条件好的,上山务农的事基本上不需要她去做,因此那条崎岖山路她自己走的时候并不多,“只是看着乡亲们走那条路时提心吊胆的,心里不得劲儿,所以想修修它”。值得一提的是,由俊芳的丈夫吕仲祥非常支持老伴的“工程”,吕仲祥说:“老了更认老理。咱不常说‘修桥补路,行善积德’嘛!再说村里社员都是一家人,谁帮谁都是应该的。”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邻居老人生病,她和家人轮班侍候
  • 2016/8/1 16:12:08
  • 失智老人,愿你被世界温柔相待
  • 2016/7/22 14:05:39
  • 罹癌老军医治愈4000穷乡亲
  • 2016/7/19 19:06:48
  • 八旬老太成了健美明星
  • 2016/7/19 19:04:43
  •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20年
  • 2015/11/6 13:56:05
  •  热点文章导读 
    亲人临终前,我们该怎么办!
    倡导居家养老
    儿子欠下千万巨债远走他乡 七旬老母卖
    民 谣 四 首
    生活是一面镜子
    眼不花能穿针引线,爱动脑自制九连环
    “天坛大爷”名扬海外
    义务管护公共树木38年
    78岁上大学:我要做一个新时代的奋斗
    河北农大退休教授妙手著神奇 变废为宝
    老年人应该向年轻人学习的9件事
    社论:公共自行车何必对老人设门槛
    七旬老人3年手绘百米长画 记录农村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