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年生活 >> 老有所为
老人发明“节水神器” 挨家推广十几年
        正文浏览次数:823
  2015/2/11 16:42:50    来源:网络转摘    作者: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新华社北京12月25日电(记者于佳欣)从“理性消费,文明餐桌”到“奇换社区”的以物换物,从节粮爱粮到建筑节能、绿色消费,从党政机关、先锋模范带头到全社会广泛参与……自中宣部和国家发改委5月底启动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以来,勤俭节约理念深入人心,全社会掀起一股节俭之风,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新时期有了新的内涵和延续。
     以上带下以点带面,节俭理念深入人心
     曾经觉得饭后打包有碍面子的重庆市民关鹏,现在外出吃饭有剩余,会首先提出打包要求。“一句简单的提醒往往很重要,可以捅破观念上那层薄薄的‘窗户纸’,大家都这么做,也就习惯成自然了。” 
      这主要得益于重庆市开展的“理性消费,文明餐桌”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目前,重庆市已有3000余家餐饮企业参与活动。除了重庆,在全国不少地方的餐饮企业都主动承诺不误导顾客超量点餐,并主动提供免费打包餐盒。
      在厉行节约的活动中,党政机关起了良好的带头作用。以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为例,中宣部、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组织开展建筑节能行动,倡导建筑领域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包括提高并严格执行建筑节能标准,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和老旧供热管网改造,发展绿色建材等。
      据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副司长吕文斌介绍,截至今年9月底,全国共评出绿色建筑项目2015个、建筑面积2.26亿平方米。“城镇新建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执行率基本达到100%。”
     此外,中宣部、商务部组织开展低碳节能绿色流通行动,在流通领域推广绿色理念,促进绿色消费。国家粮食局结合2014年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活动,积极开展爱粮节粮宣传。通过以上带下、以点带面的节约行动,一个全党全社会厉行节约的良好风尚正在形成。
     节水节电节能多领域推进,打造健康文明生活方式
     这场全民行动不仅需要党政机关带头,更需要各行各业带头节约资源能源、加快转型升级,才能使节约成为一种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
     为更好地达到节水效果,上海市自2011年起开始对用水大户进行实时监管,即通过对月用水量5万立方米以上的用户输水管道瞬时流量和累计流量进行数据采集,及时发现用水量异常变化并作出调整。几年来上海用水结构和用水方式不断优化。目前上海的万元GDP用水量仅为10年前的四分之一。
     南京杰特新能源公司通过推广太阳光导入照明技术的应用,节能减排效益明显。这一技术通过集光装置收集太阳光和环境光,然后通过导光装置和散光装置实现室内照明。目前,已经实施60多个项目,分别位于上海、南京、北京、浙江等地区。
     “安装这一系统,可以节约80%的白天照明电量,如果全国50%以上的高档住宅、地下空间、商业和工业设施都安装该系统,每年可以节省2098亿千瓦时的电量。”该公司执行董事、总工程师董祥威告诉记者。
     不仅在传统领域,在互联网领域创新节能技术也大有作为,能有效破解IT业“能耗危机”。浪潮集团通过自主研发我国第一款符合“天蝎”技术标准的产品整机柜服务器,帮助国内互联网企业数据中心平均节电22%以上。此外,还建设了亚洲最大的第四代云计算中心,大大提升社会整体资源利用率。
     榜样力量带动全民参与,促使节俭节约蔚然成风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由中宣部及相关媒体推出的“节约之星”节俭养德的先进事迹一经报道便引起广泛社会反响。不少百姓表示,看了“节约之星”的先进事迹后,既有感动,又受激励,自己也愿意从点滴做起,为节能环保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北京市陈经伦中学分校生物老师杨立宏看到节约之星金九皋老人发明“节水神器”事迹后,感到非常敬佩。她说:“大家内心都希望节约,但很难真正付诸实践。这位老人十几年如一日,带动周边志愿者挨家挨户安装节水装置,宣传节约用水,特别不容易。”
     “节俭体现在生活的一点一滴中,比如用洗菜水、洗澡水冲马桶,不剩饭等等。只要将勤俭节约变成日常行动,我们都可以成为‘节约之星’。”在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西里居委会工作的社区工作者郝彭说。
     不少地方从生活细节入手,主动挖掘节约的好做法,广东清远的“奇换社区”推出线上线下“以物换物”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
     据清远市文明办主任任嵌介绍,这一活动充分利用社交媒体的优势,活动主办方通过公众微博、QQ和微信等渠道收集旧物,物品不能在线上交换的,当参与交换的人和物达到一定数量,主办方就选择周末时间在居民小区设立固定场所进行线下旧物交换。 
     节俭只有变成具体行动,才能更好地阐述新时期的新内涵。节约只有成为社会风尚,才能续写中华民族美德的新篇章。对于每一个公民而言,要成为身体力行的行动者,才能真正让勤俭节约蔚然成风。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邻居老人生病,她和家人轮班侍候
  • 2016/8/1 16:12:08
  • 失智老人,愿你被世界温柔相待
  • 2016/7/22 14:05:39
  • 罹癌老军医治愈4000穷乡亲
  • 2016/7/19 19:06:48
  • 八旬老太成了健美明星
  • 2016/7/19 19:04:43
  •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20年
  • 2015/11/6 13:56:05
  •  热点文章导读 
    亲人临终前,我们该怎么办!
    倡导居家养老
    儿子欠下千万巨债远走他乡 七旬老母卖
    民 谣 四 首
    生活是一面镜子
    眼不花能穿针引线,爱动脑自制九连环
    “天坛大爷”名扬海外
    义务管护公共树木38年
    78岁上大学:我要做一个新时代的奋斗
    河北农大退休教授妙手著神奇 变废为宝
    老年人应该向年轻人学习的9件事
    社论:公共自行车何必对老人设门槛
    七旬老人3年手绘百米长画 记录农村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