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老人不会寄快递?腿脚不方便下不了楼?不会用智能手机?邻里矛盾调解?……在石家庄裕华区的海德园社区,这些事都不用发愁。有事找“老兵”,已经成为这里居民的口头禅。而这个“老兵”指的不是某个人,而是“老兵志愿服务队”这个团体。
多名老兵组队做社区居民知心人
成立于2019年的老兵志愿服务队现有成员70余人,均为退役军人,这些老兵本着退伍不褪色的精神,利用自己在部队的所学专业,在马树华队长的带领下,坚持开展义务奉献活动。“我家水龙头漏水,孩子也不在身边,这么点小伙找人上门也没人干。”海德园社区的邢先生说到,“给老兵志愿服务队打个电话,他们来了以后几下子就帮我修好了。而且孩子给买的手机我也不太会用,他们知道后,专门开了个培训课,给社区像我这种情况的老同志讲智能手机使用方法,特别温暖。”
像这样的暖心实例每天都在发生,除了帮助社区居民解决生活困难,老兵志愿服务队兼顾起了社区居民的知心大哥(大姐)。
“大过年的生病,心里特别不痛快,别人都在吃饺子贴春联,我怎么就住院了。”海德园社区的朱阿姨说到,“我就跟我的老邻居吐槽,结果第二天我就收到了老兵支援服务队的一封慰问信,一直到我出院,他们每天通过家人给我送一封信,给我讲小区发生的事,开导我、陪着我。要不是他们,我真过不去心理这一关。”
老兵的奉献和坚守居民感于怀赞于声
但“老兵志愿服务队”的成长也不是一帆风顺,从一开始的不被人理解,到现在成为社区义务奉献的标杆,走过了一段曲折的路程。“刚开始一部分居民觉得我们做不长,就是花架子,还有的人觉得我们不收费、义务的也就是暂时,等过一阵就开始要钱,说什么的都有。”老兵志愿服务队的马队长讲到,“刚开始因为大家不相信,加入的人也少,就我们四五个人帮着居民修修东西、讲讲课,活动内容也很有限。”随着老兵们始终如一的坚持与奉献,让社区居民看到了这些老兵的信念和坚守,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退役士兵加入其中。让这支最开始只有四五人的小队伍,在三年间成长为一支拥有队员百余人的大团队,涉及家电维修、文艺表演、电子科技、健康指导等众多领域,志愿服务事项也涵盖了社区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老兵的志愿服务得到了社区居民的认可。同时,社区居民也将老兵的奉献和坚守记于心,感于怀,赞于声。
海德园社区的居委会书记李娅丽说:“疫情时,也是这些老兵帮着我们社区给大家送菜,给老同志网上定物资,帮着居委会指引导核酸检测。”在2021年因疫情社区封控期间,老兵志愿服务队还帮助身患重病的张阿姨把医疗床抬到家里,一群老兵按照厂家的电话指导和说明书完成组装,让张阿姨的病情得到及时控制。
目前,老兵志愿服务已累计开展活动100多次,服务居民10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