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年生活 >> 老有所为
“人活着就得有点事儿干”
        正文浏览次数:733
  2014/12/10 23:28:29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通讯员 张京雨 倪志峰   

    

  陈善国曾任固安县政协副主席,2001年退休。退休后,他和老伴一起回到老家牛驼镇黄官营村居住。

 

  当时,农村文化环境还比较落后。为了给村民讲政策,帮大伙致富,陈善国自费订阅了3份党报和《老人世界》、《中国火炬》等刊物,利用各种场合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特别是把党的惠民政策、致富经验介绍给乡亲们。多年来,他整理的政策笔记就有十几本。

 

  “老年俱乐部”里的调解员

 

  陈善国家是子孙三代同居的大家庭,一家人从未闹过矛盾,婆媳之间也未曾红过脸,街坊四邻都很羡慕,谁家遇有大事小情,都爱到他家里坐一坐。他家也变成了“老年俱乐部”,而他就是俱乐部里的“调解人”。无论谁到他家,他都会细心倾听,耐心劝解,和大家唠唠知心话,说说家和才能万事兴的老理儿,谈谈国家的富民政策。不管是邻里矛盾,还是夫妻不和,或是家庭成员间的矛盾,经他“一听一看一聊一谈一劝”,什么样的矛盾都化解了。最后,他还不忘劝人家勤劳致富。

 

  热心为民办实事

 

  3年前,村里陈宝东、陈汉江两家想种大棚菜,但资金不足贷款又一时下不来时,他主动借给人家4.5万元。邻居陈绍增是独居老人,腰腿有毛病,生活不能自理,想去敬老院但又不知找谁。他得知后,多次跑镇民政所协调,终于使陈老汉顺利地住进了敬老院。几年来,他帮助10余户村民解决致富资金20多万元,还解决了许多实际困难。

 

  2000年,黄官营村成立了老年人体育协会,陈善国被推举为主席。刚开始,村里的老人们认识不到健身的重要性,不愿意参加活动。为此,他挨家挨户动员。参加健身活动的人逐渐多了起来,可购置健身器材和用品,资金有困难。于是,他就把本村在外边工作的人员请回来开座谈会。结果,座谈会当场就筹款6000元,后来他又筹集了3000元,解决了资金问题。十多年来,在他的带领下,村里成立了秧歌队等十余个群众团体。

 

  去年以来,陈善国和村干部共同筹资5万余元,硬化活动场地近800平米,装修了活动室、图书室、阅览室、棋牌室等,购置了乒乓球、篮球、台球等健身器材。现在,他们村已成为省级老年体育示范区。

 

  2006年,陈善国还担任了牛驼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通过成立家长学校、“五老”宣讲队,开展“一对一”重点帮扶、“五好文明户”活动等,关工委的工作搞得有声有色。

 

  虽已年逾古稀,但陈善国干劲十足,忙得不得了。问他到底图个啥,他笑着说:“人活着就得有点事儿干,整天闲呆着我就觉得浑身难受。”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潜心钻研20载西固老人发明“十指速算法”
  • 2015/4/21 10:33:14
  • 儿媳胜似闺女 照顾多病公婆二十余载
  • 2014/12/10 23:37:13
  • 102岁老人穿针引线赛儿媳
  • 2014/12/10 23:36:59
  • 罗会芳 比亲闺女还亲的好儿媳
  • 2014/12/10 23:36:51
  • “千万不能再把儿媳累着了”
  • 2014/12/10 23:36:50
  •  热点文章导读 
    亲人临终前,我们该怎么办!
    倡导居家养老
    儿子欠下千万巨债远走他乡 七旬老母卖
    民 谣 四 首
    生活是一面镜子
    眼不花能穿针引线,爱动脑自制九连环
    “天坛大爷”名扬海外
    义务管护公共树木38年
    78岁上大学:我要做一个新时代的奋斗
    河北农大退休教授妙手著神奇 变废为宝
    老年人应该向年轻人学习的9件事
    社论:公共自行车何必对老人设门槛
    七旬老人3年手绘百米长画 记录农村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