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年生活 >> 老有所为
八旬老人绘就北京胡同全图
        正文浏览次数:532
  2014/12/10 23:28:31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舒了和他的北京胡同图 

 

  舒了原名舒世忠,已经年过八旬,二十多年来,舒了寻访北京外二环、内二环的大小胡同,用30张图,描绘了老北京城的胡同全景。 

 

  舒了说,他心中的老北京城,依旧是10岁那年,他爬上家门南边的城墙看到的:北海白塔的尖儿、先农坛的大殿依稀可见;低头看是湍湍流淌的护城河,两岸垂柳千丝万绦;拉菜的老夫赶着驴车;身后胡同紫藤缠绕的四合院里,京胡声悠扬。 

 

  胡同“未了情” 



  1991年,舒世忠退休那天,他改名:舒了。老人说,这有三个寓意:退休了;一事无成,完了;心未了。 



  这桩未能了却的心愿,便是将老北京城的胡同记录下来。 


  改革开放后,政府要改善居民居住条件。“改善,会拆平房盖楼房,胡同里的平房拆了,老北京那点文化就没了。”出生成长在陶然亭一个小胡同的舒了,带着担忧,开始了串胡同,“我这辈子干不了什么大事,就把胡同拍下来,把老北京文化留给后人。”

 

  经过近一年对大小胡同的“摸底”,1987年3月1日,舒了开始“地毯式”串胡同。 



  以足当尺 



  没串多久,舒了便在东直门一带的胡同“串晕了”。那儿有永康胡同、前永康胡同、后永康胡同……“这几条胡同哪个接哪个,我弄不清。”舒了说,这次经历让他觉得,如果自己弄不清胡同的关系,怎么能让别人明白? 



  宫廷画师绘制的《乾隆京城全图》给了他灵感:图中详细描绘了内外城的形状、结构、街巷及胡同分布。 



  舒了决心把胡同画出来。 



  他借来皮尺,从胡同口往里拉,以量出宽窄。可试了一次,舒了就放弃了,“人来人往根本没法量。” 



  后与同事聊天,提到办公室尺寸时,“有人说15平米,我从这头走到那头,正好五步。”量完步数,舒了灵光一现——用步数量尺寸。 



  从此,串胡同时,舒了总“念念有词”地数数,拐角、古树、古宅,都悉数记下。 



  被误当小偷 



  舒了总是手拿笔和本,看到有特色的建筑、雕刻的门联,他拍照,作笔记。15年下来,他用掉40多个记录本。 



  “一个陌生人在胡同里四处张望,好多人怀疑你身份。”舒了笑称,他曾被认为是拆迁办的,还有人看到他一个人边走边念念有词,“觉得这老头是不是脑子有病。” 



  一次,舒了在原崇文区白桥大街串胡同时,一位民警路过,看到舒了“行踪鬼祟”,便上前询问,“我说我来了解胡同,警察不相信,把我带到了居委会。”舒了百般解释,才被“还了清白”。 



  2002年,舒了走完老北京城所有胡同。这年,他着手将胡同留在纸上。 



  根据步数和记录,舒了按比例缩小,用铅笔勾出胡同、街巷的轮廓后,用重笔勾边,最后往图上填文字说明。 



  历时八年,2010年年末,舒了用30张一开纸,描绘出“北京胡同全图”。 



  “钱氏宗祠” 



  舒了也在完善着历史。 



  一天,舒了串进原崇文区薛家湾胡同,瞧见一户院子门额上镶有一块汉白玉石板,上书“钱氏宗祠”四字,“我的直觉是这院子肯定不一般,就进了院。”在北屋,他见到年过九旬的钱鸿绪,老人自称是五代十国吴越国王钱镠的第33代孙,并说钱氏宗祠是钱氏后裔于清朝年间建起的宗祠,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 


  舒了查资料,在《崇文区地名志》中找到“钱氏宗祠”的简略记载;在书店,他找到一本名为《吴越首府杭州》的书,里面介绍了钱镠王的历史。他又从钱鸿绪那里抄了一部分钱氏家史,比照后,印证了钱氏宗祠历史。 



  舒了将他的发现发表在报纸上。 



  钱氏宗祠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还有人呼吁给予保护。 



  2009年,前门地区旧城房屋修缮工程中,“钱氏宗祠”被重新修缮。 



  留存历史 



  舒了画了多少条胡同,他说不清。 



  “和家里人一起数过好多次,都数乱了。”舒了说,大胡同三千六,小胡同赛牛毛,“罢了,不再数了。” 



  现在,舒了着手另一件事:参考全图,将胡同里别人没发现的、记录不完善的历史写下来。现已完成一半。 



  2011年11月,北京档案馆找到舒了,希望收藏胡同全图,“这个图做得很仔细,对以后的建设有很高参考价值,我们希望帮助老爷子把图保管好。”北京档案馆收集处工作人员俞兆娜说。 



  但舒了暂时婉拒这个提议。他说,想等书写完后,再将图交给国家保存,他希望让子孙后代都能看到,“别淡忘了咱们老北京文化”。 



  舒了说:“我一直喜欢研究地图,我家有好多地图册。画图之前,我做过一些练习,准备得差不多了再正式拿纸画。看过我这图的人,总说我了不起,但我觉得,事情都是人做出来的,只要你能坚持、能专心,就能干好。” 



  据《新京报》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邻居老人生病,她和家人轮班侍候
  • 2016/8/1 16:12:08
  • 失智老人,愿你被世界温柔相待
  • 2016/7/22 14:05:39
  • 八旬老太成了健美明星
  • 2016/7/19 19:04:43
  •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20年
  • 2015/11/6 13:56:05
  • 陕西西安退休老人10年间义务为社区办黑板报 累超300期
  • 2015/11/5 15:15:11
  •  热点文章导读 
    亲人临终前,我们该怎么办!
    倡导居家养老
    儿子欠下千万巨债远走他乡 七旬老母卖
    民 谣 四 首
    生活是一面镜子
    眼不花能穿针引线,爱动脑自制九连环
    “天坛大爷”名扬海外
    义务管护公共树木38年
    78岁上大学:我要做一个新时代的奋斗
    河北农大退休教授妙手著神奇 变废为宝
    老年人应该向年轻人学习的9件事
    社论:公共自行车何必对老人设门槛
    七旬老人3年手绘百米长画 记录农村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