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年生活 >> 老有所为
保定八旬翁当选“十大道德人物”
        正文浏览次数:667
  2014/12/10 23:28:34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本报讯(记者 汪洋)昨日上午,保定红十字会、文明办等机构,为该市阳光南大街一家小诊所挂上了“德耀中华”的牌匾。开办该诊所的80岁老人朱玉林,把“做好事”当成自己的信念,30多年来为社会捐出善款40多万元,还为经济困难患者减免诊费、药费20多万元。日前,他当选“影响中国2011年度十大道德人物”。  

  今年80岁的朱玉林老人,祖籍石家庄无极县,11岁就参加了八路军。1947年的一天,朱玉林见到一卖烟小贩因收了假银圆而急哭,便把自己的一块银圆换下了小贩手中的假银元。在不久后的解放太原战役中,朱玉林被一颗流弹击中胸部,子弹在那枚假银圆上留下一个坑,救了他一条命。此后,朱玉林就把“做好事,行善事”当成一生的信念。  

  1953年,朱玉林从部队转业到保定光学仪器厂当厂医。因为曾当过军医,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朱玉林的名气在保定市逐渐传开,许多人上门求医。朱玉林就利用下班时间,东奔西走为患者免费诊疗,常常到深夜才能回家,他却为又帮几个病人解除了病痛而快乐。  

  1987年,朱玉林离休后,在保定市阳光南大街开办了一间小诊所。诊所开业之初,他就立了一个“三免费”的规矩:烈军属、低保人员、特困家庭等免费上门送医送药;老人、儿童、现役军人等免诊费、减免药费;每年两次免费为周边社区弱势群体进行体检。直到现在,朱玉林依然严格履行着当初的承诺。  

  2011年,为了帮助更多困难患者,朱玉林将他的诊所申请加入了保定红十字会,成为社会公益诊所。从开办至今,朱玉林的诊所治愈患者30多万人,救助危难病人200多人,扶助治疗困难患者300余人,减免诊疗费、药费20多万元。  

  朱玉林还是保定市的“慈善明星”。“在保定市慈善界,朱玉林老人创下三个第一:每次慈善活动他都是第一个捐款、捐物;以个人名义捐献的善款总数第一;现场参加慈善活动的爱心人士中,他的年龄数第一。”保定市红十字会彭巨亚秘书长这样评价。希望工程、春蕾工程、南方水灾、汶川大地震、特困职工基金会成立、见义勇为基金会成立……在保定市的各种公益慈善活动中,朱玉林总是第一个捐款。30多年来,朱玉林捐献善款的收据已经积攒了厚厚一大摞,累计捐出善款40多万元。  

  因为多年坚持善举,今年3月份,他被中华孔子学会、中国伦理学会德育专业委员会等,评选为“2011年度影响中国十大道德人物”。“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抱定一条道德信念,养成一种习惯,始终做一件好事。朱玉林老人做到了。”颁奖词这样写道。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八旬老太成了健美明星
  • 2016/7/19 19:04:43
  • 八旬老人卢传才拥有6块腹肌 可做近百个俯卧撑
  • 2015/5/28 10:55:01
  • 中学同学毕业50年后返校再听八旬老师讲课
  • 2015/5/19 16:01:37
  • 80岁记者退休不退行
  • 2015/5/7 11:06:09
  • 八旬老人自学英语16年 6次参加自考最高得84分
  • 2015/4/27 10:37:30
  •  热点文章导读 
    亲人临终前,我们该怎么办!
    倡导居家养老
    儿子欠下千万巨债远走他乡 七旬老母卖
    民 谣 四 首
    生活是一面镜子
    眼不花能穿针引线,爱动脑自制九连环
    “天坛大爷”名扬海外
    义务管护公共树木38年
    78岁上大学:我要做一个新时代的奋斗
    河北农大退休教授妙手著神奇 变废为宝
    老年人应该向年轻人学习的9件事
    社论:公共自行车何必对老人设门槛
    七旬老人3年手绘百米长画 记录农村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