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年生活 >> 老有所为
“我就是个有点儿文化的农民”
        正文浏览次数:657
  2014/12/10 23:28:36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表彰大会上,曹振家正在介绍自己的事迹。 冯吉利 摄

 

  本报记者 贾凤霞

 

  通讯员 孙军波 冯吉利

 

  走进石家庄栾城县有名的范台万亩草莓采摘园,那甜美的草莓,总让人垂涎欲滴。

 

  你知道是谁创办栾城范台村草莓基地、发展绿色观光农业的吗?他就是栾城县农牧局退休干部曹振家。

 

  70岁的曹振家,1964年从昌黎农专毕业后被分配到栾城县农林局。从此,他再也没有离开过农业战线。

 

  2001年7月,曹振家退休后,便在老家范台村承包了几亩地,当起了地地道道的农民。他想利用多年的技术,帮助农民致富。

 

  曹振家在职时就去山东考察过草莓种植,一般一个草莓拱棚年收入三四万元,是种植粮食作物效益的15倍。通过对村里的土壤进行取样分析,他发现村里的土质很适合种草莓。于是,他率先从山东引进优质草莓植株试种。一年多后,草莓拱棚见了效益,不少村民主动向他取经,他也热心地指导大家。

 

  见过曹振家的人都说,他和普通农民没什么两样。一辆破旧的自行车,一身晒得褪了色的旧衣服、一顶草帽,这就是他走村串户的全部家当。他自己也说:“我就是个有点儿文化的农民。”一年四季,他大部分时间都在村里、地里过。冬春季节,他钻进一个个大棚传授技术;夏秋季节,他就到各家各户的地里指导大田作物。不管走到哪里,他总是被村民们包围着,有时一个上午连口水都顾不上喝。尤其是夏秋季节,一天下来,他的衣服上总是挂着一圈圈的汗渍。

 

  曹振家常说:“只要能帮助大伙种好草莓,让他们见到效益,我比啥都高兴。”对于难掌握的技术,他就到拱棚里手把手地教。对于普遍性的技术问题,他就把大伙叫到一起集中培训。10年来,他无偿举办了300多场农业技术培训,培训人数达3万多人次。

 

  经过几年的发展,范台村形成了已草莓为主体的多种林果蔬菜种植基地。为了推广草莓经济,2002年冬,曹振家向有关部门提议,效仿山东搞绿色观光农业,先从草莓采摘开始。于是,2003年春,范台村举办了栾城县第一届草莓“阳春采摘节”,吸引了省会及周边许多游客。

 

  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栾城县以及周边很多乡村效仿范台种植草莓。这样一来,曹振家就更忙了。几年来,他走遍了全县几乎每个乡村,他成了栾城县农村家喻户晓的农技师。现在,栾城县的草莓已经形成了规模种植。到目前为止,该县连续举办了10届“草莓阳春采摘节”,旅游观光人数达9万人次,为全县旅游观光农业的发展打开了窗口。

 

  现在,曹振家的岁数越来越大了,很多人不解地问他:“你分文报酬没有,还跑腾个啥?”他却说:“我每天骑车去村里,就是一种很好的锻炼。你瞧,我身体健康、心情舒畅,干起活来不比小伙儿差。”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七旬老人欲自驾游 花三个月考得驾照
  • 2015/8/4 15:04:38
  • 社论:公共自行车何必对老人设门槛
  • 2015/7/7 10:28:07
  • 六旬老人骑摩托9个月行6国 自带高压锅煮饭
  • 2015/6/25 15:00:14
  • 老人自驾7000多公里游泰国:世界那么大 我想去看看
  • 2015/5/28 11:20:07
  • 河北:老人自费百万建起养老院
  • 2015/5/27 14:00:57
  •  热点文章导读 
    亲人临终前,我们该怎么办!
    倡导居家养老
    儿子欠下千万巨债远走他乡 七旬老母卖
    民 谣 四 首
    生活是一面镜子
    眼不花能穿针引线,爱动脑自制九连环
    “天坛大爷”名扬海外
    义务管护公共树木38年
    78岁上大学:我要做一个新时代的奋斗
    河北农大退休教授妙手著神奇 变废为宝
    老年人应该向年轻人学习的9件事
    社论:公共自行车何必对老人设门槛
    七旬老人3年手绘百米长画 记录农村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