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表彰大会上,曹振家正在介绍自己的事迹。 冯吉利 摄
本报记者 贾凤霞
通讯员 孙军波 冯吉利
走进石家庄栾城县有名的范台万亩草莓采摘园,那甜美的草莓,总让人垂涎欲滴。
你知道是谁创办栾城范台村草莓基地、发展绿色观光农业的吗?他就是栾城县农牧局退休干部曹振家。
70岁的曹振家,1964年从昌黎农专毕业后被分配到栾城县农林局。从此,他再也没有离开过农业战线。
2001年7月,曹振家退休后,便在老家范台村承包了几亩地,当起了地地道道的农民。他想利用多年的技术,帮助农民致富。
曹振家在职时就去山东考察过草莓种植,一般一个草莓拱棚年收入三四万元,是种植粮食作物效益的15倍。通过对村里的土壤进行取样分析,他发现村里的土质很适合种草莓。于是,他率先从山东引进优质草莓植株试种。一年多后,草莓拱棚见了效益,不少村民主动向他取经,他也热心地指导大家。
见过曹振家的人都说,他和普通农民没什么两样。一辆破旧的自行车,一身晒得褪了色的旧衣服、一顶草帽,这就是他走村串户的全部家当。他自己也说:“我就是个有点儿文化的农民。”一年四季,他大部分时间都在村里、地里过。冬春季节,他钻进一个个大棚传授技术;夏秋季节,他就到各家各户的地里指导大田作物。不管走到哪里,他总是被村民们包围着,有时一个上午连口水都顾不上喝。尤其是夏秋季节,一天下来,他的衣服上总是挂着一圈圈的汗渍。
曹振家常说:“只要能帮助大伙种好草莓,让他们见到效益,我比啥都高兴。”对于难掌握的技术,他就到拱棚里手把手地教。对于普遍性的技术问题,他就把大伙叫到一起集中培训。10年来,他无偿举办了300多场农业技术培训,培训人数达3万多人次。
经过几年的发展,范台村形成了已草莓为主体的多种林果蔬菜种植基地。为了推广草莓经济,2002年冬,曹振家向有关部门提议,效仿山东搞绿色观光农业,先从草莓采摘开始。于是,2003年春,范台村举办了栾城县第一届草莓“阳春采摘节”,吸引了省会及周边许多游客。
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栾城县以及周边很多乡村效仿范台种植草莓。这样一来,曹振家就更忙了。几年来,他走遍了全县几乎每个乡村,他成了栾城县农村家喻户晓的农技师。现在,栾城县的草莓已经形成了规模种植。到目前为止,该县连续举办了10届“草莓阳春采摘节”,旅游观光人数达9万人次,为全县旅游观光农业的发展打开了窗口。
现在,曹振家的岁数越来越大了,很多人不解地问他:“你分文报酬没有,还跑腾个啥?”他却说:“我每天骑车去村里,就是一种很好的锻炼。你瞧,我身体健康、心情舒畅,干起活来不比小伙儿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