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年生活 >> 老有所为
剪纸大师创作《沁园春·雪》
        正文浏览次数:765
  2014/12/10 23:28:39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面对苦心创作的大小两幅《沁园春·雪》,康战杰很满意。

 

  微型作品挑战眼力和刀工,大型作品挑战体力和耐心

 

  □文/社区记者 孔  琳

 

  图/摄影记者 张海强

 

  今年63岁的康战杰是我省民俗文化协会剪纸专业委员会主任,家住汇景家园,堪称剪纸大师。最近他利用20天的时间制作出两幅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有趣的是,这两幅作品一大型、一微型,面积相差284倍。

 

  内容相同面积各异

 

  康战杰的微型《沁园春·雪》剪纸作品仅长19厘米、宽9.5厘米,上面刻着128个字和两个印章,虽然诗词浓缩在方寸之间,但毛体书法的磅礴大气依然透纸而出。

 

  《沁园春·雪》的大型剪纸作品长3.78米,宽1.35米,除了128个字、两个印章外,康战杰还多刻了一幅毛泽东像,因为字体很大,诗词里睥睨六合、纵横八荒的气魄被体现得淋漓尽致。全词中最后也是最大的一个“朝”字,就是微型作品面积的两倍大。而微型作品中最小的一个“日”字,仅有两平方毫米大,却也笔画分明。

 

  “大型作品是微型作品面积的284倍。微型作品是我目前能刻出来的最小的《沁园春·雪》;大型作品是我迄今为止制作的单幅最大剪纸作品。”康战杰对此很满意。

 

  作品虽好辛苦加倍

 

  “制作微型《沁园春·雪》时,最费神,最挑战眼力和刀工,在制作作品的三天内,我戴着550度的老花镜,用自己磨出来的最尖、最薄的刻刀工作,每刻两个字都要休息一下,不然眼睛受不了。”康战杰说,刻刀是他自己制的,为此他磨坏了五六把正常刻刀,才在无砂的砂纸背面磨出两把合适的刻刀。

 

  “制作大型作品时不费眼力,但它费工,最挑战体力和耐心。”康战杰说,为制作3.78米长1.35米宽的单幅《沁园春·雪》,他想出了“循序渐进”的办法:先剪出一幅长1.35米的诗词“模子”,然后放大135倍到1.8米长,再剪出来,然后继续放大,放大四次后,康战杰最终得到了现在成品的“模子”,而后他把“模子”铺在已经粘好的“万年红”纸上剪,从复印四次到最后完成,花了足有半个月的时间。

 

  “作品太大了,整幅纸铺开几乎占据了我家整个客厅,我时常需要弯腰创作,等作品完成,我腰疼得连楼都上不了了。”康战杰哈哈一乐,调侃自己。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一篇真实的外公育儿日记,让年轻父母看到老人的不易|面对“带娃老人”,挑剔不如感恩
  • 2015/6/23 15:19:22
  • 66岁老人自学成才 每天创作8小时5年成根雕达人
  • 2015/5/19 15:03:28
  • 磁县患癌农民沈宗伏5年创作百万字 执着令病魔望而却步
  • 2015/4/8 9:39:19
  • 滨海新区百岁老人学画两年创作百余幅
  • 2014/12/10 23:33:06
  • 六旬老人创作扑灰年画50载((组图)
  • 2014/12/10 23:32:03
  •  热点文章导读 
    亲人临终前,我们该怎么办!
    倡导居家养老
    儿子欠下千万巨债远走他乡 七旬老母卖
    民 谣 四 首
    生活是一面镜子
    眼不花能穿针引线,爱动脑自制九连环
    “天坛大爷”名扬海外
    义务管护公共树木38年
    78岁上大学:我要做一个新时代的奋斗
    河北农大退休教授妙手著神奇 变废为宝
    老年人应该向年轻人学习的9件事
    社论:公共自行车何必对老人设门槛
    七旬老人3年手绘百米长画 记录农村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