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渴望找个‘衣钵传人’,把‘耙棒会’的民间‘绝活’传下去。”昨天上午,77岁、家住上虞市崧厦镇西华村的顾廷根找到本报记者,希望通过媒体的帮助,帮他找一位喜欢武术、有一定根基的弟子。
“我虽然没有向‘耙棒会’拜师学艺,但我像霍元甲那样,幼时曾向‘耙棒会’的高手——三叔父学过流星锤等‘绝活’。”顾廷根对记者说。
顾廷根身体结实,声音宏亮,不像已近八旬的老人。顾廷根说自己耳目清晰、甚少病痛,都是习武带来的好处。
在一块长20多米的场地上,顾廷根向记者展示了他的功夫。可容纳40多公斤水的两只桶盛得满满的,村里的一名少妇用两只手才能吃力地拎起,为了加重分量,顾廷根还向水桶里放入几块黄砖,只见他用中指凭空拎起两只水桶,一口气跑到另一端。
然而,顾廷根说,这并非他的“绝活”,他的“绝活”包括流星锤、十指腾空、落地反击掌、阴阳定乾坤等。记者发现,顾廷根的流星锤是自制的,两端两只黄沙包,用一根绳子拴起来,舞起来很是好看……
在上虞市西华村,村民习武历史悠久。明代时村里冒出一个“耙棒会”,在海涂协助戚家军抗倭,名噪一时。
顾廷根上七代祖先顾三章是“耙棒会”的一名勇士,在清朝乾隆年间,征讨海盗血溅沙场。自此顾家练武风气代代相传。顾廷根的几个叔父也身怀“绝活”,成为“耙棒会”的中坚力量。
幼年时,顾廷根因为体弱,其父希望他远离武术。谁知顾廷根对几位叔父的“绝活”产生浓厚兴趣,在三叔父的指点下,流星锤等舞得呼呼生风。“虽然在16岁后我搁置了练武,但65岁时又醉心‘绝活’。”顾廷根称,目前“耙棒会”的正宗传人为87岁的韩老伯。因为年事已高,要他传授“绝活”已不可能,如果自己现在不传人,民间“绝活”就会失传,那太可惜了。
平时,顾廷根为人低调,很少有人知道他“身怀绝技”。今年6月19日,他应邀在陈溪乡举行的虞南抗日根据地旧址揭碑仪式上表演了“绝活”,“惊动”乡里。
顾廷根原本希望儿女们能够继承他的衣钵,但让他遗憾的是,他的4个儿子和1个女儿都不喜欢舞枪弄棒。
来源: 绍兴网-天天商报 作者: 记者 范文忠 文/摄 编辑: 高建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