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今年63岁的吴志成是一名热爱风筝的退休老人。他对自己设计、手工制作的双船型风筝赞不绝口:“我这风筝飞起来十分稳当,一点儿都不晃,挂条幅特别适合。”7月26日,老吴来到报社,他告诉记者,他已经给心爱的宝贝申请了国家专利,现在特想为市民展示他这号称全国独一无二的双船型风筝。
“双船”稳当飞上天
7月26日一大早,老吴就带着风筝来到了本报。“船”分别装在两个长为1米2的提琴型蓝色背包里。老吴说,“这个袋子外面买不到。好马要配好鞍。这是我自己设计,老伴儿帮着给做的。漂亮吧,里面的物件更加漂亮……”
打开袋子,一眼就认得出“船”和“帆”了,老吴熟练地把他们组装起来,一拽、一拧、一套,一个漂亮精致的“船”就组装好了, 一转眼的工夫,两艘“船”就并排扎成了,船体都是金黄色,船底为黑色。每根旗杆上各插着一面小红旗。高约1.5米,重足有4斤。为了美观,两艘“船”还不完全一样。一艘“船”的船帆是紫色的,船头和船尾的三角形旗为亮绿色;另一艘的船帆是绿色的,船头和船尾的三角形旗则为紫色的。整体上看,十分漂亮。老吴还给记者展示了他为全运会做的条幅,这条8米长的红条幅上写着:“热烈祝贺第十二届全运会在沈阳胜利召开。”
别人称他“吴船长”
老吴告诉记者,他动手做风筝已经有12年的时间了,就在自家的车库做。对于做风筝,他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做风筝时,从来不感觉辛苦,就是骄傲。
除了做风筝,老吴还热衷于放风筝。只要天气允许,他每天早上5点到7点都要去北陵公园放风筝,“我一去,大家都说,‘吴船长来了!’大家都喜欢我的船型风筝。”老吴放风筝还有个故事。有一次,老吴放完了这双船风筝,收线准备离开。“当时有个美国人叫住我,说喜欢我这风筝,非要买。我一想,这是给中国人长脸的事,卖给他就卖给他吧,于是就300元成交了。”老吴告诉记者,多少钱不重要,主要是他高兴,“老吴船长”的风筝走出国门了!老吴还说,“自打开始迷上放风筝,我原来的颈椎病都好了,而且现在眼睛特别好。我现在63岁了,眼睛一点都不花……”
要把“双船”放到潍坊去
至于老吴为何要做双船型风筝,老吴说,“我痴迷于船型风筝。我平常没事就琢磨怎么造风筝。去年有一天我睡醒觉儿,就想,现在只有一艘船的风筝,我要做独一无二的风筝。两艘船的风筝是独一无二的,估计平稳性更好。我想把双船型风筝造出来……”
于是老吴开始研究、设计、制作双船型风筝,经历过几次的困难和失败,老吴终于成功了。
三个月前老吴申请了国家专利证书,“现在编号都编完了,就等着发专利证书了。我觉得自己的设计得到了国家的认可。”老吴十分激动地说。
临走时,老吴还告诉记者,明年他要去潍坊参加全国的风筝大赛。“到时候,用我的双船型风筝拿个奖回家!”
沈阳晚报记者 陈扶宜 实习生 徐艺菲 摄影 李双琦
|
编辑: 王佑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