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年生活 >> 老有所为
79岁老人十年编撰《嘉兴名门望族》
        正文浏览次数:470
  2014/12/10 23:28:48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湖州在线讯  一位79岁的老人,10年采集,6年写稿,终于完成一套992页的《嘉兴名门望族》,百万字书稿,涉及300多个嘉兴名门望族。出版一年后的今天,他又补充增加了2000多个大小家族,暂定《嘉兴名门望族续记》。记者昨日走进湖城碧浪湖社区龚肇智老人的家。
    “阴差阳错”踏入寻根之途
    龚老1934年生于嘉兴马厍汇,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在湖州担任中学老师,当过历史、英文老师,十多年前退休。
    在龚老的书房里,记者看到了两面墙的书,整整齐齐排列着嘉兴望族资料、名人传记、家谱等,靠窗的书桌上散落着一桌的手写记录本,一侧的床板上则整齐堆放着一叠叠厚厚的复印打印资料。
    几年前,《嘉兴市志》还在编纂期,主编找到了在湖州的龚肇智,约他写关于龚宝铨部分。光复会重要领导人龚宝铨,是龚肇智的亲伯伯,龚宝铨是四哥,龚肇智的父亲是十弟。因为这特殊的关系,龚老答应了。
    用龚老的话来说,自己就这么“阴差阳错”踏入了寻根之途。为了更好更详细地了解家族,他特地买了潘光旦的《明清两代嘉兴的望族》。
    书出版了 仍坚持补遗续记
    《明清两代嘉兴的望族》,一本只有145页的薄册子,大大小小91张血系分图,200多支望族。“越看越好奇,这些家族是何时出现,发展如何,之间又有着怎么样的关系呢?”龚老说,在写完龚宝铨部分后,自己渐渐地被潘光旦的这本册子激发出好奇心,理清关系,填补问号,纠正误差……
    龚老随手翻到朱氏家族,点着朱葆瑛说,“她其实是朱方增的妻子,而不是朱为弼的妻子,潘老的书里就给标错了。”龚老说,类似的错误、空缺还不少,如吴氏家族中,吴鹏的女儿是嫁给了项承芳的父亲项元涍,而不是项承芳,严氏家族由于明代定居云南,而被世人淡忘……“书和电影一样,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龚老笑着说,所以自己在去年出版了《嘉兴名门望族》后,仍坚持补遗、续记,陆续补充了2000多个大小家族。
    他还特地让孙子在网上开通了“龚肇智的博客”,不会打字就用手写板,希望在有生之年尽可能多地把这些资料留给后人。
    写手稿用了几百支笔芯
    在龚老的家里,有两样东西独具特色。堆积成篮的笔芯,随处可见的电扇。
    因为《嘉兴名门望族》的手稿已送至嘉兴,所以记者看到的是关于《嘉兴名门望族续记》的一些手写记录。米粒大小的字体,不用电脑,全是用手,拿着笔一笔一划写下来的。而笔芯,就是龚老这几年来的最好“伙伴”。书桌下放着两大满满的塑料筐,初步数数,里面的笔芯起码有几百支。
    龚老一直不喜欢用空调,觉得闷。所以在客厅、书房放了大大小小7个电扇,以此缓解闷热。“吹风扇很容易把资料和手稿吹散的,所以书房里的电扇使用率比较低。 ”看到记者,龚老忙打开电扇,怕记者热。他说,平时看书、写资料的时候一专注也就不会觉得热了。
    如痴研究 老伴“抱怨”连连
    采访到一半,龚老的妻子张玄拿着一叠病历单和血压记录表进来“抱怨”。“就知道搞研究,自己的身体一点都不注意。”张玄说,龚老患有甲亢引起的房颤,是一种隐藏很深的危险性疾病,龚老常常感觉不到自己心跳加快、血压上升的症状,特别危险。“6月25日住院,7月10日出院,一出院就又整天闷在书房里看资料。”为了更好地守护自己的爱人,张玄“禁止”龚老出门去图书馆,规定他每天的看书时间,还每隔一小时就为他测量一次血压。
    在一旁的龚老看着爱妻紧张的表情,笑着说,自己能在晚年研究家族,出版书目是一件幸运的事,而有着一位支持、照顾自己的妻子,更是一件幸福的事。
 
    (本文来源:湖州晚报 作者:张钱 ) 编辑:陆辉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邻居老人生病,她和家人轮班侍候
  • 2016/8/1 16:12:08
  • 失智老人,愿你被世界温柔相待
  • 2016/7/22 14:05:39
  •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20年
  • 2015/11/6 13:56:05
  • 陕西西安退休老人10年间义务为社区办黑板报 累超300期
  • 2015/11/5 15:15:11
  • 桥边的老人
  • 2015/10/20 15:58:20
  •  热点文章导读 
    亲人临终前,我们该怎么办!
    倡导居家养老
    儿子欠下千万巨债远走他乡 七旬老母卖
    民 谣 四 首
    生活是一面镜子
    眼不花能穿针引线,爱动脑自制九连环
    “天坛大爷”名扬海外
    义务管护公共树木38年
    78岁上大学:我要做一个新时代的奋斗
    河北农大退休教授妙手著神奇 变废为宝
    老年人应该向年轻人学习的9件事
    社论:公共自行车何必对老人设门槛
    七旬老人3年手绘百米长画 记录农村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