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年生活 >> 老有所为
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故事
        正文浏览次数:157
  2014/12/10 23:28:58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银婚夫妻的晚年生活内容丰富

  倪阿水在为花草打杀虫剂

  孔国夫常去养老院看望老人

  

  □叶红范峰文李铭摄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在民俗观念中,因为“九九”与“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重阳节的核心文化价值始终是平安和谐,两千多年从未改变。

  我国将重阳节定为“老人节”,使重阳节赋予“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新内涵,并成为一种文明风尚。

  老有所为受人赞

  倪阿水,77岁,华舍街道亭西居委会的老党员。2012年,在“洁美乡村活动”中,老倪担任保洁队长,身先士卒,带头清理卫生死角,协助村两委会做好卫生工作,获得当地村民的一致好评。近日,倪阿水被县民政局评为“老有所为之星。”

  倪阿水是地道的农民,和庄稼打了一辈子的交道,练就了一副好身板,也养成了他做事踏实认真的性格。今年6月份,亭西居委会大力开展卫生清洁工作,老倪毫无悬念当选为保洁队长。10位保洁队员年龄大小不一,工作责任心也不一样,大家又都是几十年的老邻居了,抬头不见低头见,如何管理好这支保洁队可是一门大学问。“得让每个人都尽心尽力工作,让全村的卫生工作更加好,不辜负了大家的信任。”上任后,老倪心里暗暗下决心。

  老倪没上过学,可他懂得人心。“大家都爱面子,哪怕保洁工作干得不好,可不能当着外人的面训斥,不然谁受得了?”老倪上任后,每天都要在村里来回巡逻好几遍,检查各位保洁员的工作,不过,他从未在公众场合批评、挑剔任何一位保洁员,在发现问题时,从来都是偷偷找个时间,和当事人说情况,使保洁员真正懂得如何做得更好。

  老倪这个保洁队长还很人性化。保洁员的工作表现,直接和其报酬挂钩。每次,老倪上路检查时,从不随意扣分。“大路中央有垃圾未必是保洁员的错,因为哪怕他们刚扫过地,可能后面就有人随手扔了垃圾。很难免。倒是卫生室死角,旮旮旯旯的,我检查得很认真。”老倪的这套人性化检查办法,不但深受保洁员好评,更是让村民们赞不绝口。这不,在这次卫生整治活动中,保洁员们把村里的卫生死角都“端”掉了,全村的村容村貌更好了,大家都夸老倪这个老党员的工作有水平。

  老来福才是真的福

  “最美夕阳红,老来福是真的福。”,这话用在71岁的俞大伯和68岁的任阿姨身上,非常贴切。老两口住在港越社区,已结婚47年,属于银婚夫妻。今年,这一家子被县民政局评为“老年温馨家庭”。

  俞大伯的身体不太好,平时练练书法,养养鸽子,干的一般都是修身养性的事儿。可任阿姨不一样,她曾在柯桥镇文化站上班,外向开朗,里里外外都是一把手。“我们是吃过苦的人,年轻时,带大两个孩子不容易。”任阿姨说,把孩子们拉扯大,他们也就老了。幸好,一儿一女都挺优秀,现在已全部成家立业,事业发展得很好,还都非常孝顺。所以,现在两个老人根本没有什么需要操心的事,只需要把身体照顾好,帮儿女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后勤工作就可以了。

  话虽平常,可日子却是油盐酱醋,需要用心经营才见美好。为了相互照应,任阿姨的儿子和女儿两家人曾特意把房子买在同一楼层,两家人把房子给打通后,连成一个300平方米的大房子。一大家子8口人同住一个屋檐下15年,相互之间从来没有红过脸,关系处理得非常好,这曾让很多邻居羡慕。后来,儿子一家为了孙女上学更方便,搬离了港越社区。不过,女儿、女婿、外甥还是继续留了下来,为的是能照顾年老的父母。

  为了让俞老伯和任阿姨老有所乐,孩子们很贴心,各种花苗买了一盆又一盆,让两位老人种种花打发空余时间,现在俞家的屋顶露台装扮得如同花园一般。俞老伯身体不太好,平时难免有个头疼脑热,里里外外少不了女儿、女婿照顾打点,可女婿从来没有任何怨言。平时,只要老两口的身体允许,女婿一有时间,就会带全家人出去游山玩水。

  “大香林赏桂,海南旅游,远的近的,我们都去的。”任阿姨说,有一次,女婿甚至还特地带老两口去市区吃肯德基,说是让他们跟上潮流,尝尝鲜。说起这些,任阿姨满脸笑容。

  这不,因为生活舒心,俞老伯和任阿姨双双报了老年大学。学会电脑后,老两口现在还学会了上网看新闻,见识更多了,生活内容也更丰富了。

  致富不忘老年事业

  近日,柯岩街道路南村党支部书记孔国夫被县民政局评为“助老公益之星”。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孔国夫不仅是个称职的年轻村干部、创业致富的生意人,还是个热心老龄事业的好心人。

  村民的评价最能说明问题:“国夫,人脉广本事大,我们村的老年活动室场地就是靠他谈下来的。”“国夫对村里的老人很上心的,一些孤寡老人有事,第一个都想到找他。”“我们的书记为敬老爱老事业开了个好头,现在全村人都对自家老人更尽孝了。”

  孔国夫是土生土长的路南村人,今年40岁,经过10多年的奋斗,目前,他已创业成功,成为当地先富起来的人之一。“致富不忘本”这句话用在孔国夫身上挺合适。

  路南村的老年活动室经历过两次变迁,目前的活动室面积有近400平方米,图书馆、健身设施、休息室等一应俱全,成为本地知名的老年活动室。而熟悉内情的人都知道,村活动室两次改善都离不开孔国夫的努力。

  2008年,孔国夫发现村里的老年活动室面积小,只有30多平方米,而且设施也比较简陋,老年人去活动室娱乐兴致不高。对此,孔国夫上了心,他个人出资4万元建设改善老年活动室。这不,活动室的场地增加到100余平方米,各种娱乐设施增添了不少,老人们的生活乐呵了。细心的孔国夫发现老人们大多捧着茶杯去活动室,他又是大手一挥,包下了活动室的茶水、茶叶供应,如今,这项义举已坚持了4年。

  孔国夫的热心被全村人看在眼里,大家信任这位头脑灵光又热心的年轻人。4年前,孔国夫进入村干部班子,成为村支部委员之一。这时,村委想改善老年活动室,可无奈找不到合适的场地。这时,孔国夫又发挥了他的超强马力,经他出面和有关单位沟通,最终解决了场地问题。

  2011年,孔国夫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在他的带领下,路南村集体经济收入从300多万元翻至600多万元。为让所有人都享受成果,孔国夫改善全村老人生活的劲道更足了,为老人逢年过节发礼品、压岁钱等福利也是逐年改善。

  孔国夫还和柯岩街道东担山村的一位孤寡老人结对,出钱送他进养老院安度晚年。上个月,村里的孤寡老人周老太生病,他不但亲自把老人送到医院,忙前忙后,不知情的人,还以为他是周老太的亲人。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怀来儿媳带着公公改嫁 半路夫妻孝敬老人成榜样
  • 2015/4/21 9:29:24
  • 重庆退休职工周纪萍被评为“中华孝亲敬老楷模”
  • 2015/1/20 11:47:24
  • 探索医养结合养老模式 村医刘贵芳建爱心敬老院
  • 2014/12/10 23:37:14
  • 孝心媳妇丁翠萍“连轴转”的敬老情
  • 2014/12/10 23:37:09
  • 天津好姑爷王辉获评“全国孝亲敬老之星”
  • 2014/12/10 23:37:06
  •  热点文章导读 
    亲人临终前,我们该怎么办!
    倡导居家养老
    儿子欠下千万巨债远走他乡 七旬老母卖
    民 谣 四 首
    生活是一面镜子
    眼不花能穿针引线,爱动脑自制九连环
    “天坛大爷”名扬海外
    义务管护公共树木38年
    78岁上大学:我要做一个新时代的奋斗
    河北农大退休教授妙手著神奇 变废为宝
    老年人应该向年轻人学习的9件事
    社论:公共自行车何必对老人设门槛
    七旬老人3年手绘百米长画 记录农村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