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年生活 >> 老有所为
新昌老人穷数十年精力 千首古诗铺就浙东唐诗之路
        正文浏览次数:174
  2014/12/10 23:29:09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新昌江,曾是“唐诗之路”的一部分,诗人们乘着船,从这里顺流而下

   浙江在线12月12日讯 “唐诗之路的申遗要比想象的难得多。”头发花白的竺岳兵像老僧一样坐在书房里,他的背后,挂着一张地图。

  它不是藏宝图,而是一张旅游线路图。地图中,如今已隐没于荒草野地的千年古道,曾是一条比如今黄金周还热的旅游热线。

  那是中国鼎盛时代的唐朝,以李白为代表的诗人们长袖翩翩,沿江而下,吟着诗,喝着酒,游山玩水,留下了千首唐诗。“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正是写于此路。

  这条路,就是竺岳兵提出的唐诗之路。“西有丝绸之路,东有唐诗之路。”老人如此讲述其意义。

  2007年,在竺岳兵所在的县城新昌,率先提出了唐诗之路的申遗;随后,周边地区遥相响应。

  但多年过去了,申遗之路依然漫漫,面临曲高和寡的冷落和尴尬。

  大师启功也为“浙东唐诗之路”写了首诗

  唐诗之路的提出者,就是这个叫竺岳兵的新昌老人。

  1979年以前,竺岳兵还在新昌县土产公司负责建设运输毛竹的“毛竹公路”。在毛竹山区生活工作了十多年,他对那里的古今风情、人文、自然地理很熟悉。

  结合自小的唐诗修养,竺岳兵发现许多唐诗中提到“水路”,如杜甫在《壮游》里有诗句“归帆拂天姥”等,他的脑子里渐渐产生了一个想法:从慈圣村经茅洋、黄坛、沃洲、兰沿、新昌城关镇到今嵊州接曹娥出杭州湾,可能是古代著名的水上旅游线。

  为了验证这一想法,竺岳兵运用自然科学知识,根据详细地形图,计算了那片地区的集雨面积、河床坡度等等,得出了在古代植被茂密、雨量充沛的条件下,这里肯定是一条水路的结论。

  于是,竺岳兵决定“走自己的路”,在51岁那年提前办理了退休,全身心地投入到唐诗之路的研究之中。

  为了让自己对李白心中有数,竺岳兵在墙上挂一张图,在上面画出李白的行踪,标注出他一生的行踪。

  1991年5月,竺岳兵在由南京师范大学和中华书局联合主办的“中国首届唐宋诗词国际学术讨论会”上宣读了他的论文《剡溪——唐诗之路》,从而正式提出“浙东唐诗之路”。

  “浙东唐诗之路”一提出,立即受到学术界、社会各界的重视,并迅速形成共识,认为“浙东唐诗之路”可与河西丝绸之路并列,同为有唐一代极具人文景观特色、深含历史开创意义的区域文化。

  著名国学大师、书画大师启功先生特地为此写有一首七绝:浙东自昔称诗国,间气尤钟古沃洲。一路山川谐雅韵,千岩万壑胜丝绸。

  千年古诗路,如今想申遗

  寒冬时节,走进山城新昌,能感受到一种唐诗的热流。

  民众齐聚在江边,公园,吟诵唐诗;有书家摊开了万米长卷,书写唐诗;来自全国各地的驴友也慕名来探访唐诗之路的遗迹。

  “从来没有这么热闹过。”在铺天盖地的宣传中,县城里的居民渐渐明白,新昌是唐诗之路的一个重要路段。

  这一切,都是为了为申遗预热。

  近年来,浙东唐诗之路所经之地各市、县,纷纷要求申报世界遗产。

  竺岳兵的家乡新昌,敏锐地嗅到了“机会”。像大运河申遗、丝绸之路一样,2007年,新昌率先成立了“浙东唐诗之路申报世界遗产领导小组”。

  2008年5月,上虞市成立了“浙东唐诗之路申遗联谊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惟一授权使用其标志的《中华遗产》,用60个版面,反映了唐诗之路上的山水人文底蕴,为申遗做了先期工作。

  有专家认为,按照世界文化遗产的具体评定标准,“浙东唐诗之路”有七项标准符合申遗要求,分别是:中国山水诗的发祥地、中国山水画的发祥地、佛教中国化时期的中心地、中国佛教化时期的中心地、道教巩固充实时期的中心地、中国书法艺术的圣地以及士族文化的荟萃地。

  目前全球只有两条“路”申遗成功

  虽然有政府的热心推动,有民众的期待,有专家的认可,但是申遗之路充满艰难。

  “以前没想到有这么难,全国有多少在申评啊。”当地一位官员感慨说。

  据悉,截至目前,全世界作为世界遗产的“路”,还只有两条,一条是日本的纪伊山地的圣地和参拜道;一条是西班牙与法国的圣地亚——德孔波斯特拉的巡礼道路。

  “从学术方面,新昌对唐诗之路的研究工作已经较为完整,但是如果没有实际的,那就是空对空了。”当地一位官员认为唐诗之路必须走进现实,这对文化传承和旅游发展才有根本的意义。

  新昌县委常委潘启富透露,新昌将于明年启动规划“天姥山古驿道”计划于2014年启动建设,恢复景点游览和配套设施。

  这条古驿道由会稽山逶迤而来,从嵊州黄泥桥入新昌境,再从新昌旧城东门直至天台县界,穿越新昌县境内的古驿道全长约45公里。

  当然,申遗是项巨大的工程。“申遗首先要通过省里和国家的审核,每年中国只有两个名额,国家审核通过后,就需要到国际上去申请,一般需要一年半左右的时间,联合国相关组织就会将材料发给世界各地的理事,会出来一个基本结论。”竺岳兵介绍说。

  “太难了,就像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显然,只靠新昌一个县城的力量,肯定是完不成的,希望省里有关部门能协调形成合力。”当地一位官员如此表示。

  有专家认为,申遗首先要解决的是认识问题,不能为了申遗而申遗,不能根据旅游市场的需要而改变项目本身,不能为眼前的利益放弃标准,要根据相关法律规划指导建设和开发,要重视省里、市里、县里所有的遗产保护工作,提高群众的文化素质和政府的管理力度,这才是申遗的真正目的和意义所在。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邻居老人生病,她和家人轮班侍候
  • 2016/8/1 16:12:08
  • 失智老人,愿你被世界温柔相待
  • 2016/7/22 14:05:39
  •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20年
  • 2015/11/6 13:56:05
  • 陕西西安退休老人10年间义务为社区办黑板报 累超300期
  • 2015/11/5 15:15:11
  • 桥边的老人
  • 2015/10/20 15:58:20
  •  热点文章导读 
    亲人临终前,我们该怎么办!
    倡导居家养老
    儿子欠下千万巨债远走他乡 七旬老母卖
    民 谣 四 首
    生活是一面镜子
    眼不花能穿针引线,爱动脑自制九连环
    “天坛大爷”名扬海外
    义务管护公共树木38年
    78岁上大学:我要做一个新时代的奋斗
    河北农大退休教授妙手著神奇 变废为宝
    老年人应该向年轻人学习的9件事
    社论:公共自行车何必对老人设门槛
    七旬老人3年手绘百米长画 记录农村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