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年生活 >> 老有所为
六旬退休老人编写《幼儿经》
        正文浏览次数:138
  2014/12/10 23:29:15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没有摇头晃脑,也不着汉服,12月9日上午11点,龙湖MOCO3016室,一群五六岁的孩子上了他们人生中的国学第一课。授课人是原《重庆教育》杂志副主编鲜述文。退休后,这位不甘寂寞的教育工作者开始研究幼儿国学,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她自编近10万字的《幼儿经》教材与教参,打算PK“有点过时”的《三字经》,并自办“私塾”,用自己的方式为本土幼儿启蒙国学。

 

  鲜述文的爷爷是民盟创始人之一的鲜英,她儿时住在“特园”,深受国学熏陶。如今,66岁的她想为自己的孙辈留下一本值得品读、容易理解的国学启蒙书。

 

  “有一次,我看见一位年轻妈妈在教自己5岁的孩子读诵《三字经》,孩子只是跟着读,完全没有理解。”鲜述文说,《三字经》是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启蒙读物之一,但在700多年后的今天,有点“老”了,有些地方已不合时代。

 

  “比如像《三字经》中"三才"、"三光"等是什么,幼儿完全没有必要理解;"稻梁菽,麦黍稷"中的"菽"是豆类总称,"黍"是黄米,这些东西,孩子也没有必要掌握得如此细……”

 

  鲜述文介绍,《幼儿经》一共40课,从《礼记》、《论语》、《荀子》等国学经典中,精选出几句简单易懂的内容,融合《唐诗》、《宋词》以及名人故事为孩子们进行讲述。“孩子上课不会有任何负担。比如讲到思学的时候,我会告诉孩子们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讲到"宽容"时,我会辅以销售专家乔·吉拉德的故事,让经典活起来。”

 

  在龙湖MOCO租了一个房间,鲜述文开始用自己的书做教材,开设“私塾”。针对5至12岁的小孩,一个班只收10个人。昨日,五位小孩在家长的带领下前来试读,效果还不错。

 

  幼儿学国学应该注意哪些地方?重庆市孔子儒学研究会会长鲜于煌介绍,老师在讲述时,“一是有趣浅显、二是要讲故事,三是语言不能太罗嗦。”他认为,幼儿学国学,百分之七十只是记忆,百分之三十才是理解,不过对孩子来说,从小接触国学,将会终生受益。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上世纪四十年代,曾在沙坪坝读小学,他在获奖后曾说,那时读到的《千字文》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另外,由于孩子的接受能力有限,鲜于煌建议幼儿学国学以3至5个月为一个周期,间隔一段时间再进行下一步的深入。

 

  “背得好不如做得好。”鲜于煌建议,在幼儿学国学时,最好有家长陪在身边。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将文言文中“孝”、“勤”、“忠”等孩子所学的知识点用实际行动表现出来,“对幼儿来说,家长的侧面教育很重要,如果孩子在家里背书,家长却在旁边打麻将,背再多的古文可能都难以吸收。”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邻居老人生病,她和家人轮班侍候
  • 2016/8/1 16:12:08
  • 失智老人,愿你被世界温柔相待
  • 2016/7/22 14:05:39
  •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20年
  • 2015/11/6 13:56:05
  • 陕西西安退休老人10年间义务为社区办黑板报 累超300期
  • 2015/11/5 15:15:11
  • 河北农大退休教授妙手著神奇 变废为宝叹为观止
  • 2015/11/5 13:57:59
  •  热点文章导读 
    亲人临终前,我们该怎么办!
    倡导居家养老
    儿子欠下千万巨债远走他乡 七旬老母卖
    民 谣 四 首
    生活是一面镜子
    眼不花能穿针引线,爱动脑自制九连环
    “天坛大爷”名扬海外
    义务管护公共树木38年
    78岁上大学:我要做一个新时代的奋斗
    河北农大退休教授妙手著神奇 变废为宝
    老年人应该向年轻人学习的9件事
    社论:公共自行车何必对老人设门槛
    七旬老人3年手绘百米长画 记录农村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