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年生活 >> 老有所为
公主岭82岁老人远学陈寿写镇史
        正文浏览次数:197
  2014/12/10 23:29:17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在公主岭市二十家子满族镇,有一位82岁老人。自1997年开始,他自费调查、采访,用15年时间,写出了8万字的《二十家子史话》。4日,四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主任隽成军对记者说,《二十家子史话》有历史文化研究价值,四平市文物办正在考虑出版这部书。
  退休后萌发编撰镇史想法
  老人叫李忠实,是二十家子满族镇猴石村人。李忠实年轻时就喜爱绘画、书法和写作,成年后当小学老师、教导主任、校长,1992年退休。在二十家子镇,大家都知道李忠实的名字,他是全镇有名的文化人。
  1983年,李忠实在学校退居二线,不久即被镇政府聘为信访员。平时他除了做信访工作外,还协助镇政府做大量的文秘档案、公安档案和成人教育等工作。在做这些工作过程中,他接触了大量有关二十家子满族镇发展历史的资料,他发现,二十家子镇由村发展为镇,至少有300年的历史,其中许多美丽的传说非常感人。正式退休后,李忠实萌生了写一部有关二十家子镇发展史的书,他将这部书定名为《二十家子史话》,同时着手做准备工作。
  踏遍全镇山水搜寻素材
  李忠实说,二十家子镇东部毗邻满族发祥地之一的伊通满族自治县,南部的龙山乡传说是努尔哈赤的放马场,西部的叶赫镇是慈禧叶赫那拉氏的故乡。小镇最初只是一个屯子,只有20户人家,大多是满族人,故此得名,后来人口不断增多。这个山清水秀的小镇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和动人的故事,其中康熙帝在此寻找还阳草的故事流传得最广、最动人:有一年,康熙帝路过赫尔苏门(今梨树县孟家岭镇赫尔苏门村,当时二十家子村归赫尔苏门村管辖),听说当地有一种还阳草能起死回生,便派人寻找。但是这种草只有雄鹿认识,只有在母鹿生病时,雄鹿才能为母鹿去找草。于是,康熙帝命人装扮成生病的母鹿倒在地上。果真有一头雄鹿急忙跑到山上去找还阳草。当雄鹿找到还阳草准备给母鹿吃时,装扮母鹿的人急于拿到还阳草,竟把雄鹿吓跑了。眼看到手的还阳草丢了,结果康熙帝白跑一趟,失望而归。还有一个传说是:镇内有一棵老榆树,树冠直径约40米,树高近30米,树干胸径近两米,周长要六七个成年人才能抱过来。传说这棵树至少有500年了,当年乾隆皇帝路过二十家子村时,曾在这里歇脚,将马拴在这棵树上。在国民党的军事地图上,也有这棵老榆树。李忠实说,本镇还有汉白玉贞节碑(见本报2010年7月1日15版)传说,类似这样的故事和传说还有很多,它们应该是中华民族宝贵文化遗产中的一部分。但遗憾的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传说中许多精彩的情节已经在后辈人的心中淡化甚至遗忘了。他有一种危机感,如果再不动手将这些传说和故事记录下来,等到老人们都去世了,这些美丽、动人的故事将全部消失。
  从1997年开始,李忠实踏遍全镇的山山水水,广泛搜集素材。
  帮村民干活儿听别人讽刺
  李忠实说,在搜集素材的几年时间里,他始终独自一人或步行或骑自行车,夏天冒着酷暑,冬天顶着严寒,贪黑起早遍访镇内每一个村屯、古迹,拜访长者,听他们讲故事,然后详细记录。赶上农忙时,人家没时间坐下来与之长谈,他就帮人家干活儿。他的做法让很多人感动,大家纷纷把自己知道的传说讲给他听。但也有人对他产生怀疑:“你总打听过去的事,不就是为了写书挣钱嘛!我们没那闲功夫陪你。”对此,李忠实既不生气也不灰心。他找村干部和熟人做工作,终于打动了对方,如愿以偿。
  据李忠实讲,有一年春天,他听说梨树县有一位82岁的老人叫胡玉生,解放前曾长期在二十家子生活,便骑上自行车前去拜访。当胡玉生老人得知他骑了两个多小时自行车特意来拜访他,非常高兴。尽管老人身体不是太好,但耳聪目明、口齿伶俐、思维敏捷,他讲了很多有关二十家子人物传奇、历史传说和美丽的故事。李忠实说,那天他收获特别大,回来的路上忍不住哼起了山歌。尽管走到一半自行车没气了,但他推着自行车一步步走到家也没觉得累。让他没想到的是,他回来不久,那位老人去世了。
  文物办正在研究出书
  4日,四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主任隽成军对记者说,前不久,他曾与省文物局专家到二十家子镇拜访李忠实,大家认为《二十家子史话》有历史和文化研究价值,目前市文物办正研究出版这部书。

责任编辑:李璠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邻居老人生病,她和家人轮班侍候
  • 2016/8/1 16:12:08
  • 失智老人,愿你被世界温柔相待
  • 2016/7/22 14:05:39
  •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20年
  • 2015/11/6 13:56:05
  • 陕西西安退休老人10年间义务为社区办黑板报 累超300期
  • 2015/11/5 15:15:11
  • 桥边的老人
  • 2015/10/20 15:58:20
  •  热点文章导读 
    亲人临终前,我们该怎么办!
    倡导居家养老
    儿子欠下千万巨债远走他乡 七旬老母卖
    民 谣 四 首
    生活是一面镜子
    眼不花能穿针引线,爱动脑自制九连环
    “天坛大爷”名扬海外
    义务管护公共树木38年
    78岁上大学:我要做一个新时代的奋斗
    河北农大退休教授妙手著神奇 变废为宝
    老年人应该向年轻人学习的9件事
    社论:公共自行车何必对老人设门槛
    七旬老人3年手绘百米长画 记录农村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