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指实掌空,才能运笔灵活。手指抓笔要实,手掌要空出来……”1月27日,在山东省定陶县陈集镇八一村的一个农家小屋里,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正在手把手地教几个孩子写字。这位老人叫张善京,今年66岁,是一名退休教师。他总是闲不住,在家里办起了书法义务辅导班;他现在有一个梦,那就是建一个“农家书屋”,这样附近的居民和孩子就都能看书、学习了。
办起“私塾”,义务辅导孩子写字
“我写学生看,学生写我看。看到学生的书法水平提高,是我最高兴的事,会感到很欣慰、很充实。”张善京说,2007年,他从热爱的教师岗位上退休,闲不住就在自己家办起了“私塾”,义务辅导村里的孩子学习书法。一到寒暑假和周末,他的家里就异常热闹。
张善京说,十几岁时,他在翻阅家谱时,看到上面的字“特别好看”,于是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此“再也离不开书法”。
由于家里贫穷,没钱买宣纸的张善京只能在地上拿树枝写字。后来日子好过了一些,他省吃俭用买了些字帖练字。他说:“每张纸我都重复用,在上面一个字写好几遍。”
20岁左右,张善京做了一名小学教师,因为字写得好,学校制作黑板报,他是主力。
时光如梭,不论再忙,张善京都坚持练习书法,还参加了全国乃至世界的书法比赛,获得了各种证书。
村里人都知道张善京书法写得好,纷纷登门请他写春联。2004年,陈集中学成立了书法兴趣小组,他担任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多次在省级、市级的书法比赛中获奖。
“我喜欢写毛笔字,一到周末就到张爷爷这里来,他教得可认真了。我们都很喜欢他。”一个正在练习书法的孩子告诉笔者。
他的梦想是建“农家书屋”
“孩子们不仅要把字写好,还要多读些书。”退休后的张善京看着村里的孩子很小就不上大学,或外出打工,或学做生意,他的心里非常难受。“现在村里的孩子一到周末或寒暑假就知道看电视、打电脑游戏;另外村里的人虽然腰包鼓了,但很多人文化水平不高,都需要学习。”张善京语重心长地说,现在是知识社会、技术社会,没有知识很可怕,到哪儿都是“睁眼瞎”!
张善京告诉笔者,他所在的村子目前还没有“农家书屋”,所以就计划建设一个,搭建一个平台,供村里的孩子和居民看书学习。他说,他目前有100多册书,不过大多是书法方面的和一些工具书。
张善京向笔者描绘了心目中的“农家书屋”:书须实用,如科技、农业、卫生等方面的书籍;书架是双面的,两面都可以放书……
“现在场地是有,就是书太少了。希望社会上的爱心人士能把自己不用的农业、科技等方面的书捐出来,哪怕一人一本,众人拾柴火焰高,‘农家书屋’一定能建起来!”张善京说,他坚信自己的梦想一定能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