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家住贵阳市百花湖乡山堡村烂泥沟组的67岁老人陈维清,前后参与造林、护林1800余亩。现在他毅然要把1800余亩林地归还给国家,昨日,老人签订了转移协议,贵阳市政府、观山湖区政府、百花湖乡政府各给予他1万元现金作为奖励。
据了解,20世纪80年代初,百花湖乡响应国家号召,开始大面积造林。陈维清是当时承包国有林场的承包人之一,原本承包期为50年,到期时间为2035年。承包时间还未到,陈维清却决定把林场归还给国家,陈维清说:“本来就是国家的,是国家的就要归还给国家。”
陈维清的妻子兰传芬告诉记者,百花湖乡山堡村烂泥沟在六七年前是没有充足水源的,村里人的生活用水和畜牧用水都要从很远的地方挑来,“现在水源都能自给自足了,而且水还非常清甜,都是植树造林的作用。”
兰传芬回忆说,1994年5月的一天,丈夫清早起来去巡山,发现一片树林被砍伐。次日,天还没亮,丈夫就带着她步行去清镇,在市场里发现了盗伐者,盗伐者不仅不认账,还凶神恶煞。
陈维清说:“为了保护这片森林,防止有人偷砍伐木,我和别人打过架,我虽然不懂生态是什么意思,但我就是要保证水土不能流失。”
陈维清称,他现在要将山林还给国家,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现在已经67岁了,老伴也60多了,随着年龄的增大,无法巡山,不能及时制止盗伐现象的发生,担心林木被破坏;二是位于九里箐林场三堡村关口田的林场下正在修建全国青少年户外活动基地,担心人为活动频繁后发生森林火灾而承担不起法律责任。
贵阳市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主任向虹翔说,陈维清是一个普通的老人,却做出了不普通的事。像陈维清老人这样对生态建设作出了很大贡献的人,应得到补偿和尊重。
据观山湖区生态文明局筹备组组长钟峰介绍,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乡政府正在研究将所有承包的国有林收归政府统一管理的计划,并表示对回收回来的林场,管护机制对森林防火做了统筹的安排,比如建立防火瞭望台、防火隔离带、减少砍伐确保森林只增不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