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年生活 >> 老有所为
老人义务保洁30年 累计捐款20余万账户仅剩20元
        正文浏览次数:272
  2014/12/10 23:29:23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山东老人张星南30年义务保洁道路万余公里
  据新华社电在山东禹城,有这样一位老党员,她30年来节衣缩食捐尽积蓄,连遗体也捐给了国家,她是“编外”的环卫工人和园丁,几十年坚持义务捡拾垃圾……她叫张星南,她的义举带动了一群义工和一座城市的爱心汇聚。
  无私奉献三十年
  张星南生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年轻时放弃在复旦大学的学业,毅然参加革命;新中国成立后,她来到禹城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离休之后,张星南不愿闲着。当时,禹城还没有环卫队伍,张星南主动拿起笤帚和簸箕,当起了义务环卫工。1986年,禹城成立了城区绿化队。建委考虑到张星南年龄大了,起早摸黑扫大街太辛苦,就把张星南安排到绿化队,来去自由。没想到,张星南依旧每天早起,扫完大街再到绿化队义务栽培花草苗木。
  后来,张星南扫不动了,就骑着三轮车,到公园和路上捡垃圾。有人统计,30年来,她义务为城市保洁道路1万多公里,培育苗木30多万株,开垦绿地1万平方米。
  张星南每天就着咸菜喝稀饭、啃馒头,对家人也“小气”,但对需要帮助的人,却非常慷慨。她给灾区、贫困学生捐款时,从来都不吝惜。
  张星南的儿子王国卫说,母亲以“共产党员”“服奉乐”“生在献”等化名,累计给社会捐款20多万元。去世的前一天,她还专门安排孩子取出3700元捐给慈善部门。她过世的时候,银行账户里只剩下22.43元。“一开始我也不理解。”王国卫说,“我下岗了,日子也不好过。但我妈一直让我们自食其力,我们说多了她还生气。”
  临终的时候,张星南给孩子们叮嘱了三件事情:捐献遗体、抚恤金留给资助的学生、帮助受助学生解决户口问题。2012年9月13日,89岁的张星南老人与世长辞。
  义举引爱心汇聚
  张星南的事迹在禹城传开,一些年轻人以她为榜样,加入到助人为乐、帮扶济困的队伍中来。张星南以前的邻居、“禹城义工”组织发起人之一陈金达说:“我们是受张奶奶影响才聚到一起的。‘禹城义工’成立的时候,就是以学习张奶奶无私奉献的精神为宗旨。”据他介绍,目前活跃在禹城的义工已经有800多人。
  受到影响的不只是陈金达和“禹城义工”。张星南的事迹在当地几乎人人都耳熟能详,在她的带动下,禹城涌现出一批勤于奉献的好人。禹城所在的德州市也向社会发出号召,呼吁人们向张星南学习。
  陈金达说:“张奶奶走了,但是她的精神会一直在我们身上活下去。”

责任编辑:李璠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邻居老人生病,她和家人轮班侍候
  • 2016/8/1 16:12:08
  • 失智老人,愿你被世界温柔相待
  • 2016/7/22 14:05:39
  •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20年
  • 2015/11/6 13:56:05
  • 陕西西安退休老人10年间义务为社区办黑板报 累超300期
  • 2015/11/5 15:15:11
  • 桥边的老人
  • 2015/10/20 15:58:20
  •  热点文章导读 
    亲人临终前,我们该怎么办!
    倡导居家养老
    儿子欠下千万巨债远走他乡 七旬老母卖
    民 谣 四 首
    生活是一面镜子
    “天坛大爷”名扬海外
    眼不花能穿针引线,爱动脑自制九连环
    义务管护公共树木38年
    78岁上大学:我要做一个新时代的奋斗
    河北农大退休教授妙手著神奇 变废为宝
    老年人应该向年轻人学习的9件事
    社论:公共自行车何必对老人设门槛
    七旬老人3年手绘百米长画 记录农村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