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看了老人的作品邻居们都感到非常新奇
每制作一套小车老人都要使出“十八般武器”
牛马身上的鞍、辔头等饰品也都是老人亲手制作
坐在自己制作的车马中间,老人仿佛是指挥千军万马的“大将军”
家中的吊棚摆满了曲江的作品
四年间,72岁的曲江老人用他的一双巧手做了110辆古代木车。阳台是他的工作间,20余件工具是他的伙伴儿,木雕让他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曲江老人现居住在兴隆台区渤海街道测井社区,原籍黑龙江省绥化市青冈县,有一双巧手的他从小就喜欢摆弄木工活儿。工作后,他成为了当地建筑工程机械厂的一名木匠。工作之余,他常常用些边角废料来雕龙刻凤,使忙碌的劳作充满了乐趣,他的不少作品还在当地的艺术展示会上获过奖。
2009年,退休后的曲江老人来到盘锦照顾小孙子。如今,老人每天除了接送孙子和做一日三餐外,闲暇之余就到处收集木料、购买钉子、油漆,研究制作古代木车。“这些木料是我从小区公园里捡来的桃树断枝,套件儿上的皮绳、皮垫儿,是从废旧皮鞋上剪下来的,也算废物利用吧。”老人笑着说。
走进曲江老人的家,一辆刚刚完工的木牛车吸引了记者的眼球,这辆车长约75厘米,高约30厘米,神态逼真的垦荒牛,由6片磨制好的桃木拼制而成,精工细作的牛套件儿、崭新的车轮、闪亮的铆钉、平整结实的车体……令人叹为观止。老人制作的木车中,最大的长约80厘米,高约35厘米,最小的长也有65厘米,高约27厘米。这些木车的表面涂有亮油,更显高贵。
家中小小的阳台就是老人的工作间,这里电钻、夹子、刀具等工具一应俱全,一件件精美木车老人就是在这里完成的。
老人说,他每做一辆木车,都没有类似的实物或作品参考,只能自己琢磨每个物件的造型、轮廓及刀法。为了更生动的雕刻出马和牛的神态,电视里只要一播《动物世界》节目,他就马上坐下,目不转睛地看。老人说:“抬头的马、低头的牛,制作木车时动物的神态动作很重要。”老人告诉记者,制作时要特别细心,因为一刀下去就是一个断面,一不小心就会扎在手上。打磨一个轮毂、镶嵌一个铆钉,都要花心思,细琢磨。一般情况下,做成一辆木马车,得花半个多月功夫。
老人说,他喜欢盘锦这座城市,希望将来能有机会在这里开一次个人的工艺品展会,让这110辆古代木车好好“亮相”,让盘锦市民更加喜爱木雕这个“民间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