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年生活 >> 老有所为
邯郸年近六旬游泳达人横渡琼州海峡 历时13个小时
        正文浏览次数:1304
  2014/12/10 23:29:35    来源:网络媒体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河北新闻网邯郸电(燕赵都市报通讯员席晓健 记者陈正)邯郸市峰峰矿区的牛金龙已近六旬,但历经13个小时的奋力拼搏,最终穿越了30余公里宽的海面,成功横渡琼州海峡。        6月5日,邯郸市体育局副局长李海平、邯郸市冬泳协会秘书长王晓红等以及陪同牛金龙横渡琼州海峡的亲友团们在峰峰齐聚一堂,庆祝牛金龙胜利凯旋。 遭遇海洋生物        5月20日清晨5时,牛金龙和其余参赛选手来到了广东黑土角海滩,牛金龙分配到的船号为11号。主办方为每一名横渡者都配备一艘护航船和一名护航员,负责导航和救生,还有一艘快艇做导航,每条船上都有对讲机,并配有GPS导航仪,确保参赛者们的安全以及不会在水中迷失方向,同时每位参赛人员的亲友团也一起在海上全程陪同。        5时整,主办方下水命令一发出,参赛者们纷纷跳入水中,此时广东的海面、天空一片漆黑。牛金龙说起刚下水时的情景忍不住笑了:“我们跳下了漆黑的大海,朝着前边导航船的灯光游去。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刚下水就被水母给蜇了,被大水母蜇到要痛很长时间,我估计可能是因为刚下水时动静大了惊到了这些动物,海蜇、水母不时蜇一下,不过我穿的是连体泳衣,影响倒不大,这是下海遇到的第一关。”        游了几个小时后,天开始放亮了,太阳从东方升起,阳光照亮了整个海面,牛金龙回忆起当时的场景,还是一脸的感叹:“海天一色,那种美丽的景色真是让人难以忘记!”游了不久后,陪同的亲友团给在海里奋勇拼搏的牛金龙送上了食物,牛金龙告诉记者:“因为比赛有严格的要求,参赛者的手如果接触到了护航船,就意味着放弃比赛,因此我一直都和护航船保持了些距离。进食时,我妻子在船上将食物放进网里,用长木棍挑给我,因为环境特殊,所以都是吃流质食物补充能量。” “离岸流”差点让他放弃        据牛金龙介绍,20日的上午,海域天气还是很不错的,浪也不算大,可是海流还是比较厉害,游泳中他经常被海流冲得偏离方向,并且总是要顶着逆流游,很费力,而且当时海面上渔民在捕捞作业、客船也不停地在海面上穿梭,激起的浪花使在水中的人不停地“荡漾”着。        差不多到了下午1时左右,在水中已游了8个小时的牛金龙已经可以看到之前的海天一线逐渐变成隐约可见的海口高大的建筑物,而在这时,牛金龙却遇到了他的第二个难关:离岸流。        牛金龙有些无奈地告诉记者:“差点就要放弃了,海面上的大浮球越来越多,我游过一个又一个,一直努力向前游,可就是不前进。在这个地方我几乎是原地不动游了两个小时,当时心里都快崩溃了,也冒出了‘不行了,坚持不下去了’的念头,可是抬眼看看那隐约可见的海口的建筑物,就又给自己打气‘坚持一下,游过离岸流就成功了!’就这样,我还真的游过去了!”在一边陪同的亲友团们也深深地松了口气。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眼看终点白沙门海滩就在眼前了,在所有人都认为胜利在望的时候,偏偏这时天气又开始给参赛者制造了第三道难关:暴雨突袭!        晴朗的天空阴沉下来,海风卷起了近三米高的海浪,暴风雨的袭击使牛金龙和自己的护航船分离了,在近一刻钟的时间里,牛金龙被浪头推至浪尖又打回水中,牛金龙说起这场暴风雨仍然心有余悸:“海面上雷声阵阵,护航船也漂没了,心里怎么会不害怕呢?为了给自己壮胆,我在海浪把我冲上浪尖的时候对自己大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第一次游海就经历了大风大浪那真是人生的一大挑战啊!” 横渡成功,实现梦想        经过13小时10分钟的奋力拼搏,在经历了水母、离岸流及暴风雨的洗礼后,20日下午6时10分,牛金龙游上了白沙门海滩,57岁的他成为本次挑战成功勇士中年龄最大的,同时也是长江以北的唯一一位。        据牛金龙介绍,他自小就喜欢水,喜欢那种完全贴近大自然的感受,家人虽然担心他年龄太大,但是游泳强身健体,因此家人还是很支持他,牛金龙笑着告诉记者:“在横渡时,暴风雨来了,我爱人看我在水里拼命地游,非常担心,还吃了4粒速效救心丸……”        据了解,牛金龙自2005年开始练习冬泳,并且还成立了峰峰矿区冬泳协会,短短几年时间,他曾先后游过汾河、黄河、长江、鸭绿江、松花江等多条知名河流。        琼州海峡位于广东省雷州半岛与海南岛之间,是中国三大海峡之一,海峡东西长约80公里,南北平均宽29.5公里,其中最宽处直线距离为33.5公里,最窄处18公里左右。牛金龙告诉记者,他是在今年5月份通过网上报名参与此次“520横渡琼州海峡比赛”的,与他一同参赛的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11位游泳爱好者。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河北六旬老人推瘫痪妻子徒步去海南
  • 2015/9/29 10:26:03
  • 台六旬老人在闽读博续写精彩人生
  • 2015/9/28 11:31:26
  • 六旬“草根”达人发明按摩马甲
  • 2015/9/23 11:12:59
  • 邯郸涉县“老兵放映队”下乡送电影400多场
  • 2015/7/7 16:42:58
  • 妻儿赌博家庭破裂 六旬老人走20余省倡禁赌
  • 2015/7/7 9:12:46
  •  热点文章导读 
    亲人临终前,我们该怎么办!
    倡导居家养老
    儿子欠下千万巨债远走他乡 七旬老母卖
    民 谣 四 首
    生活是一面镜子
    眼不花能穿针引线,爱动脑自制九连环
    “天坛大爷”名扬海外
    义务管护公共树木38年
    78岁上大学:我要做一个新时代的奋斗
    河北农大退休教授妙手著神奇 变废为宝
    老年人应该向年轻人学习的9件事
    社论:公共自行车何必对老人设门槛
    七旬老人3年手绘百米长画 记录农村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