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年生活 >> 老有所为
77岁老人用毛笔抄完64万字《三国演义》
        正文浏览次数:848
  2014/12/10 23:29:49    来源:陕西传媒网-三秦都市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老孙已经很久没打牌了。取而代之的是每天埋头习字。昨天,当他把耗时1年多抄完的《三国演义》拿出来时,平日的牌友们都震惊了。

一年多用秃20多支毛笔

老孙名叫孙森周,77岁。这部“呕心之作”似乎成了宝贝,放在书房最显眼的地方。16开宣纸分别装订成28本,足有900页厚,每页宽度约9厘米,若展开即为长达81米的书法长卷。64万字全部用蝇头小楷写就,绿色印花布装帧,精致雅观。“断断续续写了1年多,光毛笔就用秃20多支。”老孙说,17年前退休后,打牌成了他每天最重要的娱乐活动。后来,有人建议他写写毛笔字,一来养性,二来怡情。

写毛笔字,老孙不陌生。上世纪50年代,他在长安区读小学,每天的家庭作业就是写毛笔字,“每天交一张字,坚持了五六年。”

在书院门买来毛笔和宣纸,又买来小楷字帖。老孙说,他爱写小楷,尤其崇拜颜真卿。“那些书法家的字,写得太漂亮了,我看着就眼馋。”

64万多字咬牙坚持下来

浩瀚的工作开始了。《三国演义》共120回,全书64万多字,如果用小楷书写,考验的不仅是功力,更是眼力和耐心。他写了幅四尺单条,贴在书房自勉,“墨色浓淡真乃天堂也,学书当以帖为中心,读之悟之临之思之念之。”

去年秋季,忙完农活,他抽出每天上午下午各两个小时,一个人坐在书房抄书,直到写得手腕子酸了、脖子僵了。“刚开始时手抖,写上十几分钟就浑身酸痛,我硬是咬牙坚持下来,直到一星期左右才逐渐习惯。”

今年,《三国演义》抄写完毕。期间,他又开始练习小篆,又开始抄写《三字经》《百家姓》《兰亭集序》《吕氏春秋》等近百万字,一直没有停歇。

小篆难写,难就难在笔画复杂,不易辨认。但老孙一边练,一边查字典,遇到常见字就记在本子上,收获着每一点进步。“活到老学到老,抄书就当是练字,希望能为后辈留下点记忆。”

儿子孙亚民都感慨,“老父亲干了一件不寻常的事,这几年人书俱老,运笔沉稳,字体秀美,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越活越自在了。”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77岁老人从20岁开始留发 头发长达3.75米
  • 2015/5/11 15:50:25
  • 77岁拾荒老人会英语教学生单词 还欲编字典
  • 2015/5/4 14:14:21
  • 石家庄丁字口堵成一锅粥 77岁老翁拄拐疏导交通
  • 2015/3/26 9:13:52
  • 江西九江77岁老人17年收集近500件抗日史料藏品
  • 2014/12/16 11:38:23
  • 7位老人18年免费教写毛笔字 认真备好每一堂课
  • 2014/12/10 23:34:43
  •  热点文章导读 
    亲人临终前,我们该怎么办!
    倡导居家养老
    儿子欠下千万巨债远走他乡 七旬老母卖
    民 谣 四 首
    生活是一面镜子
    眼不花能穿针引线,爱动脑自制九连环
    “天坛大爷”名扬海外
    义务管护公共树木38年
    78岁上大学:我要做一个新时代的奋斗
    河北农大退休教授妙手著神奇 变废为宝
    老年人应该向年轻人学习的9件事
    社论:公共自行车何必对老人设门槛
    七旬老人3年手绘百米长画 记录农村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