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年生活 >> 老有所为
最老志愿者 传递正能量
        正文浏览次数:566
  2014/12/10 23:29:51    来源: 芜湖文明网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72岁胡延碧,是成都"最老志愿者",5年来,一直照顾非亲非故92岁冯爷爷老两口。2008年,冯爷爷突发脑溢血半身瘫痪,儿女在外地,老伴年事已高,很难独自照顾冯大爷。胡延碧知道后,主动到家照顾老俩儿。为不让家人担心,她还撒谎说自己去旅游。
  认识胡延碧的人都亲切地叫她"胡嬢嬢",72岁,本来应该是一个安享晚年的年龄,可胡嬢嬢却"不甘寂寞",选择去做一名志愿者,而且是成都"最老志愿者",她用5年的光阴,书写了一个温暖故事义务照顾九旬老人。助人为乐已成习惯。帮助别人,她浑身是劲儿!一个老人用行动向我们诠释雷锋精神。
  关爱他人,伸出援助之手,传递正能量。胡延碧在得知小区内有需要帮助的冯爷爷时,毫不犹豫,不顾自己年事已高,搬去冯爷爷家照顾他们。胡延碧过着一种独特的晚年生活。她履行一个志愿者的义务,把帮扶对象当做亲人,关爱他人的健康。
  诚然,胡奶奶坚持了5年的志愿服务行动,需要我们宣传、学习。与当今服务活动形式化形成鲜明对比,"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里来四月走"更是对当前志愿服活动形式化的生动比喻。从这位古稀老人身上我们看到的志愿精神的魅力,5年如一日,真正做到志愿服务活动的常态化。值得我们这批年轻人深入思考,我们年轻力壮、我们精力充沛,对于志愿服务活动我们应该要做到常态化。要像胡奶奶学习,要认识到志愿服务活动贵在坚持!
  志愿服务,实现自我提升,传递正能量。帮助别人,感觉生活得更有劲。同时在社会上营造一种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传递正能量。在志愿者服务过程中,体会到了被人需要、被城市需要的快乐,既帮助了别人又提升了自我价值,一举数得。我们每个志愿者都能体会到这种快乐,但我们要坚持常态化,否则只能落个流于形式的名声。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烟台市七旬老人宋乐胜退而不“休”传播正能量
  • 2015/2/9 15:29:26
  • 沧州老夫妇带领全家“献身”公益
  • 2015/1/29 15:29:21
  • 72岁西安老人开设老年瑜伽班 坚持免费瑜伽教学
  • 2015/1/6 11:08:20
  • 成都养老机构 今年新增筹建床位1.2万张
  • 2014/12/10 23:37:04
  • 71岁的她帮扶92岁夫妇诠释孝心
  • 2014/12/10 23:37:03
  •  热点文章导读 
    亲人临终前,我们该怎么办!
    倡导居家养老
    儿子欠下千万巨债远走他乡 七旬老母卖
    民 谣 四 首
    生活是一面镜子
    眼不花能穿针引线,爱动脑自制九连环
    “天坛大爷”名扬海外
    义务管护公共树木38年
    78岁上大学:我要做一个新时代的奋斗
    河北农大退休教授妙手著神奇 变废为宝
    老年人应该向年轻人学习的9件事
    社论:公共自行车何必对老人设门槛
    七旬老人3年手绘百米长画 记录农村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