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年生活 >> 老有所为
泸州8旬老人义务护学18年 徒步近两万公里
        正文浏览次数:495
  2014/12/10 23:29:53    来源: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娃儿些快点走,上学不要迟到了。”“不要玩水,早点回家写作业。”每天一早一晚,有一大群孩子往返在到泸州(微博)白节中学的一条乡村道路上,走在他们前面拿着扩音喇叭吆喝的,是一位头发斑白的老人。他叫郭大吉,今年已满80岁。他身材单薄,但走起路来却很矫健。

早上6点半起床,下午7点才回家休息,护送孩子们安全到校,成了老人一天的全部生活。而像这样的日子,老人已整整坚持了18年,孩子们都亲切地叫他“保镖爷爷”。

结缘护学路

女生受辱

退休老人决心护送学生上下学

郭老的家位于纳溪区白节镇金田村3组,离白节镇上有30分钟路程。弯曲的乡村小路,将郭老的家和街道连到一起。

郭老告诉记者,他有8个孩子,如今都已全部成家立业,儿孙满堂让他感到很是幸福。和其他老人一样,喝茶、聊天成了他退休后的休闲方式。然而,18年前的一件事,却改变了郭老的生活轨迹。

18年前,纳溪区白节中学一名女生,在晚上放学回家的路上受到一群男子的纠缠、侮辱。自那以后,很多女生放学后都不敢独自回家。

听闻此事后,郭老很气愤。经过一番思索,老人决心每天亲自护送孩子上下学,保护学生们的安全。“当时,还没兴起住校,有些学生家离校较远,晚上回家很不安全。”就这样,退休后的郭老坚持每天护送孩子。这一送就坚持到现在。

众人不解

“调皮”生编顺口溜 调侃“管得宽”

然而一开始,郭老的想法并没有得到认可。“中国有一个四川,老头老太管得宽”。这是当初白节镇一些“调皮”学生被郭大吉批评后编的顺口溜。

“记得我上初二的时候,和同学在路边打架,郭爷爷见到后赶紧把我们拽开,当时我挺不服气,心里暗暗地骂他多管闲事。”说起往事,现在就读于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李春龙羞愧不已。

不仅如此,甚至连老伴儿都说他一天到晚找不到事干。但郭大吉却总笑着对老伴儿说:“等这些孩子长大了就会明白他的苦心。”

风雨无阻18年

一个都不能少 送完所有孩子 最晚回家的总是他

“娃儿些,注意点,靠边走。”每天早上6点半,郭老便准时起床,简单吃过早饭,他便走到小路边等候孩子。7点20分左右,孩子们不约而同地跟着他向学校走去。为了保护孩子,一路上,郭老都会拿着扩音器,边走边吆喝,并用手牵着年龄稍小的孩子过河。30分钟后,他们一群人便安全到达白节中心校。

到了下午5点,学校放学铃声响起。一些孩子不想回家,郭老便用手中的喇叭大声喊着,“别贪玩,赶紧回家写作业。”就这样,早上6点多起床,晚上7点送完才回家,护送孩子上学放学,成了郭老一天的全部生活。

据郭老称,护送学生安全到校,是他最初的想法,而实际中,还还扮有很多角色。

在路上,一些顽皮的孩子不想上学,郭老总是耐心地进行劝说。有些孩子离校较远,为了让他们安全到家,郭老要先将离家近的孩子送回去后,再继续送家远的孩子,一天下来,来回得走上4个多小时路程,而最后回家的总是他。

摸索很多办法 准备10多种雨具防雨 沿途刻记号保安全

由于山路崎岖,每到下雨天,上学之路尤显艰难。一年夏天,当郭老带着孩子走在回家途中,忽然乌云密布,天空下起了瓢泼大雨。当时不少孩子的衣服都被淋湿,一些孩子还因此得了感冒。从那以后,郭老便准备雨伞、雨衣、草帽、水鞋等10多种雨具,以备不时之需。

因沿途竹林多、弯道多,为了便于护送,郭老把沿途事故多发地段进行了一一标注,并组织起沿路村子的老人和家长,分段分组负责孩子们上、下学时的安全监控。为了在遇到危险时,尽快召集人手,他还将沿路各住户的电话号码一一记下,以便及时通知大家。

18年徒步近2万公里

他被孩子称作“保镖爷爷”

18年来,在郭老的带动下,参与护路的志愿者已达200多人,路线也从1条发展到了7条,覆盖白节镇各个村子。

据郭老介绍说,18年来,他一共护送了上万名学生走出白节镇,前后徒步近2万公里。白节镇几乎所有学生的家长都认识他。

正是这些点点滴滴,慢慢地,郭老和孩子们的关系由陌生转为熟悉,再由熟悉变为依赖,继而成了娃娃们心中的“保护神”,口中的“保镖爷爷”。

与此同时,在郭大吉的坚持下,老伴儿唐光明也开始渐渐的支持他的行为,最终还成了他的得力助手。现在,每天的护学路上会出现这样一幕,两位老人一前一后,中间跟着一群快乐的孩子。

未来打算

“只要能走得动,我就不会停”

“放学了,娃儿们快些走。”“天黑了,注意安全,别贪玩,赶紧回家!”郭大吉沙哑的声音陪伴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

“这些孩子虽不是我的亲孙,但是社会的子孙,护送他们安全上学,我的心才感到踏实。”昨日下午,走出白节中心校不远,80多岁的郭老依旧坚持护送学生回家,保护学生安全。“如果有一天在路旁没看见我,那我一定是‘倒下了’,只要我能走得动,我就不会停止。”郭老坚定地说。

声音

学生家长:

我没有给他一分钱

都不知怎么感谢他

风雨18年,郭老的事迹,早已在白节镇成为佳话。

“我没有给他一分钱,但郭老辈还是每天都把孩子送到家,我都不知道怎么感谢他。”

——学生家长周大姐

“每天上学、放学,郭老都会准时出现在学校门口接送孩子。一接就是18年,但他还在坚持,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白节镇中心小学党委书记李天华

“在二十余年的退休生涯里,郭老总是忙碌着。无论是在街道社区,还是在山村田野,在白节的土地上处处都有郭老辈为民服务的闪光足迹。他以无私奉献的态度谱写着一个普通公民平凡而骄傲的一生。

——白节镇党委书记刘国荣

(高礼科 记者 雷朋)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邻居老人生病,她和家人轮班侍候
  • 2016/8/1 16:12:08
  • 失智老人,愿你被世界温柔相待
  • 2016/7/22 14:05:39
  •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20年
  • 2015/11/6 13:56:05
  • 陕西西安退休老人10年间义务为社区办黑板报 累超300期
  • 2015/11/5 15:15:11
  • 桥边的老人
  • 2015/10/20 15:58:20
  •  热点文章导读 
    亲人临终前,我们该怎么办!
    倡导居家养老
    儿子欠下千万巨债远走他乡 七旬老母卖
    民 谣 四 首
    生活是一面镜子
    眼不花能穿针引线,爱动脑自制九连环
    “天坛大爷”名扬海外
    义务管护公共树木38年
    78岁上大学:我要做一个新时代的奋斗
    河北农大退休教授妙手著神奇 变废为宝
    老年人应该向年轻人学习的9件事
    社论:公共自行车何必对老人设门槛
    七旬老人3年手绘百米长画 记录农村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