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年生活 >> 老有所为
烟台九旬拾荒助学老人刘盛兰当选“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
        正文浏览次数:634
  2014/12/10 23:29:54    来源:烟台九旬拾荒助学老人刘盛兰当选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2月10日晚,“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评选在北京揭晓,烟台市9旬老人刘盛兰当选“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这也是首位获此殊荣的烟台人。刘盛兰拾荒助学18年资助全国百余名贫困学子的事迹、精神和带来的感动,通过央视“感动中国”颁奖盛典再次传遍神州大地,感动中国。

  今年已92岁的刘盛兰是山东省烟台招远市蚕庄镇柳杭村一位孤寡老人,年轻时在外打工,后来在一家企业作保管员,73岁的时候,老伴去世。为了让自己老了无力行动时,身边会有一个照顾他的人,他开始了助学。这是老人的初衷。但后来,他助学的规模远远的超出了自己的想像。

  1998年,刘盛兰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救助报道,从那时起,73岁的他就将自己微薄的工资捐出去。而受捐助的学生,也逐渐从周边几个地市“扩张”到全国各地。最多的时候,他同时资助着50多名学生。

  每天清早,刘盛兰起来弄点简单的饭菜,就骑着自行车走村串巷去了,直到捡回一大堆破烂。刘盛兰一直没进养老院,这样能拿到每年4000元的生活补贴。这些钱他全部捐给了贫困学生。

  靠拾荒度日,18年来未尝肉味,未添一件新衣,一年的生活支出仅仅1000多元,虽贫苦交加,却将拾荒得来的10多万元收入慷慨捐给全国各地100多个贫困学子。积善成德,他的这份坚持和付出,感动了许许多多的人。

  刘盛兰唯一珍藏的是一个深蓝色布袋,里面装满了汇款单和回信。这么多年过去了,老人也不记得汇出去多少钱、收了多少封信。2013年8月,因为肾病,刘盛兰住进了医院,但他仍然惦记着捐资助学,担心汇款中断和没到位会断了孩子们的希望。得知老人住院,很多受资助的孩子回来看望他,照顾他。

  面对刘盛兰,“感动中国”推选委员陈雨露这样评价他:走过古稀,走过耄耋,老人没有更多的言语,独以无声的行动有力诠释着一个伟大民族对教育的深刻理解。“感动中国”推选委员吴孟超说,正是这份爱心,这份执着感动着身边的人。

  央视主持人白岩松饱含深情,诵读了“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刘盛兰的颁奖词:“残念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

  因为身体不便,刘盛兰无法赶到北京现场领奖,为此,2014年1月12日“感动中国”的奖杯破例第一次走出典礼现场,由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敬一丹不远千里送到烟台,送到刘盛兰手中。在接受敬一丹现场采访时,刘盛兰也给自己这18年做了总结,他说:“我是真知道那个穷滋味儿,有困难的人,谁不愿意找人帮帮忙,将心与自心比,我就这么想的。”刘盛兰的事迹深深打动了现场观众。人们用掌声与眼泪表达了对这位9旬老人的认可与敬佩。

  “感动中国”是中央电视台最重要的年度人物评选活动,从2002年起,每年举办一次。过去11年中,“感动中国”向全国观众推出了一百多位人物,其中有钱学森、袁隆平、季羡林、闵恩泽、钱伟长等为中华民族付出巨大贡献的杰出人士;有胡忠、谢晓君、徐本禹、丛飞、王顺友、林秀贞、刘丽等来自民间的优秀人物;也有成龙、濮存昕、姚明等光彩耀人的明星,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让观众感到心灵震撼的精神力量。

  据了解,2005年1月,在CCTV感动中国之“长城杯”感动烟台2004年人物评选活动中,刘盛兰老人以高票当选“感动烟台”年度人物。时年81岁的刘盛兰老人曾经在招远市的一家企业工作,由于企业不景气,他没有得到自己的养老金,只有靠拾荒度日,但他却将省吃俭用的2万多元钱先后资助全国各地近50多名大中专学生和小学生。

  2012年1月,烟台市第三届道德模范举行颁奖典礼,刘盛兰当选助人为乐道德模范。此时,他靠拾荒资助过的全国各地贫困学生也增加到近百名。受他捐助的学生,北到黑龙江,南到广西、云南、海南,西到青海、甘肃、陕西、山西,既有大学生,也有中小学生,无一不是他资助的范围。

  2013年10月,在北京举行的“第四届中国消除贫困奖”颁奖仪式上,刘盛兰获得“感动奖”。中国消除贫困奖由国务院扶贫办主管,每三年评选一次,旨在表彰为中国扶贫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团体。本届共设终身成就奖、全球奖等五个奖项,共有包括袁隆平、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等十位个人和机构获奖。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邻居老人生病,她和家人轮班侍候
  • 2016/8/1 16:12:08
  • 失智老人,愿你被世界温柔相待
  • 2016/7/22 14:05:39
  •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20年
  • 2015/11/6 13:56:05
  • 陕西西安退休老人10年间义务为社区办黑板报 累超300期
  • 2015/11/5 15:15:11
  • 桥边的老人
  • 2015/10/20 15:58:20
  •  热点文章导读 
    亲人临终前,我们该怎么办!
    倡导居家养老
    儿子欠下千万巨债远走他乡 七旬老母卖
    民 谣 四 首
    生活是一面镜子
    眼不花能穿针引线,爱动脑自制九连环
    “天坛大爷”名扬海外
    义务管护公共树木38年
    78岁上大学:我要做一个新时代的奋斗
    河北农大退休教授妙手著神奇 变废为宝
    老年人应该向年轻人学习的9件事
    社论:公共自行车何必对老人设门槛
    七旬老人3年手绘百米长画 记录农村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