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说来让人难以置信,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不要村里一分钱的报酬,冒着风霜雨雪,有时还要面对无端指责和冷嘲热讽,十年如一日地养护着村里的一条道路。
这位老人叫蔡体存,是鄄城县凤凰乡蔡庄村的一名普通村民。
十多年前的一个夏天,村里的一位小青年娶媳妇,由于接连几场大雨,村里的道路泥泞不堪,十多个青壮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未能使娶亲的拖拉机开进村,装扮一新的新娘也不得不淌着泥水进了婆家,又羞又累的新娘进屋后一头扎在床上,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籁籁而下,任谁喊午饭也未起来吃,筹备已久的婚礼也被取消,喜事竟成了一场不欢而散的伤心事。
新娘淌泥进村的一幕,深深地刻在了蔡体存老人的心里。从此,无论是烈日炎炎的盛夏,还是大雪纷飞的严冬,每天清晨和傍晚,蔡体存老汉忙碌的身影就会准时出现在村前村后的道路上,一会儿这里修修,一会儿那里补补,夏天时热得汗流夹背,冬天时冻得胡子和眉毛上都挂满一层霜。特别是雨霜天气过后,他更是从天明忙到天黑。有次为了修复被大雨冲毁的路肩边坡,他一直忙到晚上8点多,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进门倒头就睡,心疼得老伴的泪水在眼眶里直打转转。深知蔡老汉脾气的老伴最后还是忍不住劝他说:“修路再当紧,也没你的身子骨要紧呀,往后干活你要悠着点,不要癞蛤蟆垫床腿,硬撑了。”
蔡体存的老伴说:“他铁了心要做的事,九头牛也别想把他拉回来”。蔡体存多年如一日义务修路和护路,受到了当地干部群众的广泛好评。但也有人对他的所作所为不理解,有的说他是发神经想出名,有的说他吃自家的饭,操人家的心,是吃饱了撑的,甚至有人因他修路时在自家地边取土,而奚落他是“神经病”、“瞎折腾”。面对个别人的风言风语和当面讽刺挖苦,蔡体存老汉总是一笑了之,依然我行我素,修路不止。
十多年里,蔡体存一共修护过村里六条道路。为了修路,他常常一个人从窑场拉来碎砖烂瓦来垫路,这些年,光他从周围窑厂拉来的碎砖烂瓦至少有1300余方,经他维修的道路有2000多米长。1300方对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来说,也许算不了什么。但这是一个年过花甲的老人,用手推车和地排车一点点运过来的,其付出的艰辛和汗水是可想而知的。他的行为着实让人感动,这些年里,村里曾多次提出给他报酬,但都被他坚决拒绝。
2008年村里修通了柏油路,老伴认为这回他该歇歇了。但每次大雨过后,人们总能看到他修复路肩边坡的身影。
谈起这些年的护路经历和感受,蔡体存老人却异常平静和坦然:“不管别人怎么看、怎么说,只要看着大伙能走上平坦路,俺心里就舒坦。俺可能是蚂蚁转世,天生的劳碌命,一闲下来就闹心。再说,这人的力气就像泉水,用也用不完,而且会越用越有劲。只要我的身子骨还挺得住,这修路的事我会一直做下去。”
这就是蔡体存,一位普通的农村老人。他虽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但他的行为,足以让所有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