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年生活 >> 老有所乐
我的健身术
        正文浏览次数:593
  2014/12/10 23:31:32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健康、长寿,是两个概念。有的人健康而不长寿,早早走了,给家人留下一堆困难;有的人长寿而不健康,自己受罪,家人受累。两者都不完美。老夫追求的首先是健康,在健康的前提下,力争长寿。


      本人生于1933年,今年79岁,除血压略高,需吃药控制外,其余“指标”都在正常范围之内。大病没闹过,偶尔感冒从没躺倒过,几十年的神经衰弱,头痛,失眠,心脏向左偏大,有时心律不齐等,全好了。至今眼不花,耳不聋,腰不弯,背不弓,走起路来脚步轻。骑自行车,一次几十里甚至上百里不觉累,爬山还敢与年轻人比高低。先后因雪滑倒、被电动车撞倒过三次,全是左腿软组织受损,虽疼痛难忍,但骨头未折。在家歇几天,稍好一点,便挣扎着去锻炼,而且还适当加大力度,结果很快就恢复过来。许多人都说,看形象和举动,要比实际年龄年轻十来岁。


      我的养生健身之术,三句话:“强筋健骨”效果好,“积极乐观”心不老,“环境健康”很重要。


      “强筋健骨”效果好


      “太极拳、太极剑、‘强筋壮骨’天天练,每周骑车转半天。”太极拳、太极剑,我已习练30余年,对健身有一定效果,但远未达到理想程度。因为太极讲究“以心行气,以气运身”,提倡“意主、气随、力到”。我是后半生开始习拳,只学健身,未练武功。所以至今虽有意、有力,却无明显“气感”。如此炼下去,对健身有好处是肯定的,绝不是最理想的效果。有没有最佳的适合自己的健身之术呢?十几年前,看到有人习练“强筋壮骨经”,全身都动。于是把它学来,并以此为基础,将各种气功的“动功”选了些,穿插、融合进去,形成了一套“强筋壮骨功”,坚持每天早晨先做这套动作,然后再练拳剑。这样一来,自觉比单纯练拳练剑收效明显提高。不仅身强体健,从不闹病,而且多年的头痛失眠、心脏偏大、心律不齐等症也不治自愈。头上的白发越来越少,黑发明显增多。实践证明,习练这套功,收到了“内病外治”之效。

      每周半天骑自行车出游,观察欣赏城市和农村日新月异的新变化。骑游同样锻炼身体,而且把城市大拆迁、大变样的“样”,看了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尤其正在开发建设的七里河、南水北调工程、高架高铁等的进展情况,还有郭守敬故里、新扩建的皇寺、东良舍游园、南和北关等景点,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不光锻炼身体,开阔视野,还在优美的景观处拍照留影,其乐融融。同时发现了不少值得宣传的典型和应当注意的问题,为写作积累了素材。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积极乐观”心不老


      “办小报,写小稿,练书法,玩电脑”。这些主要是练脑,延缓脑细胞的衰退过程。所谓“小报”,是指市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刊《老年书画苑》。2005年就承担起此项任务,当时是与《牛城晚报》合办,一个月左右出一期,书画作品由我收集,文稿也多由我提供。2008年改为自办,主要由我编辑,彩印,至今共出版60多期,颇受读者欢迎。所谓“写小稿”,除了随时要报道的动态性新闻外,一般的文章只有兴趣来了,又琢磨透了,才写篇几百字或千把字小文。一不“硬写”,二不写长篇。至于书法,上小学时临过帖,后来再也没练过,前几年才捡起来,虽然天天练,仍是“中国足球水平”。电脑,名为“玩”,实为用。因为随着“无纸化办公”的兴起,不会电脑打字、网上传稿,实在是寸步难行。于是经过不懈努力,突破一道道难关,不仅写、传文字稿,就是图片也可以收、传。几年下来,由生到熟,越办越得心应手。


      “环境健康”很重要


      养生学认为,人的生存,需要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环境健康。生理健康,就是保证肌体健康,不生病。心理健康,就是保持情绪乐观,精神饱满。环境健康,就是现在身居盛世,社会和家庭保证医、食、住、行无忧。但这并不仅仅指物质方面,因为目前物质上早已相当充裕。倒是心理上,若处理不好,也会影响健康长寿。我在这方面比较注意。全家从我老哥仨到下面的子孙共计40来口,都能互帮互助,互谅互让,亲密无间。家庭人多,经济条件相差很远,我始终向“差”者倾斜,兄妹之间,强者也主动接济弱者。所以,一家人关系非常和谐。假如兄弟姊妹之间,勾心斗角,闹矛盾,斗气,让你整天心神不宁,哪还谈得上乐观和长寿。而要家庭和谐,“家长的责任重如山”。只要一家之长“立身中正”,不偏不倚,不沾“吃喝嫖赌抽,坑蒙拐骗偷”的边儿,子孙们便不敢轻易“出轨”,偶有失足者,一旦发现,也会大胆处置,彻底纠正。这就为我的“心平气和”、“心理平衡”提供了健康环境。


      最后用自诌的几句口诀,结束这篇小文:“不嫌老妻丑,不嗜烟和酒,家常便饭皆可口,太极天天走。尽心办小报,兴来写小稿,天天坚持练书法,时常玩电脑。家人多和睦,外面多挚友,所做全是开心事,自然乐悠悠”。

 

      作者 王连杰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邻居老人生病,她和家人轮班侍候
  • 2016/8/1 16:12:08
  • “勤”出健康
  • 2015/7/15 10:12:36
  • 埋头学术不知老之将至 北大有个“长寿俱乐部”
  • 2015/4/15 13:34:33
  • 七旬老人购房车携老伴游全国 专找长寿乡住
  • 2015/3/23 10:56:40
  • 老人误吞枣核刺穿肠子 家人将其及时送医保住性命
  • 2015/3/17 9:47:14
  •  热点文章导读 
    亲人临终前,我们该怎么办!
    倡导居家养老
    儿子欠下千万巨债远走他乡 七旬老母卖
    民 谣 四 首
    生活是一面镜子
    眼不花能穿针引线,爱动脑自制九连环
    “天坛大爷”名扬海外
    义务管护公共树木38年
    78岁上大学:我要做一个新时代的奋斗
    河北农大退休教授妙手著神奇 变废为宝
    老年人应该向年轻人学习的9件事
    社论:公共自行车何必对老人设门槛
    七旬老人3年手绘百米长画 记录农村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