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穿上秧歌服,拿起道具,刘老先生马上笑开了,挪动着自由的脚步,嘴里哼着小曲马上跳了起来。见习记者吝海滨摄
红红绿绿的秧歌队向着观众走来了,这时,鼓点声好像更加密了些,铜锣也欢快起来,一个手持花伞、“老妪”打扮的“丑角”像火把一样在观众眼前被点燃。他进退有致的脚步和手中的花伞配合得严丝合缝,深深的皱纹、红红的胭脂让这个“老妪”更加可爱,眉毛一挑、小辫一翘、步伐一拐,对面的观众都鼓起掌来……
他就是杜店街道办事处南海社区狮子刘村“丑角”扮演者刘云谱。
77岁老先生演“丑角”
用彩笔当化妆笔
刘云谱个头不高,眼神和蔼慈祥,跟他说第一句话的时候,他忽然站了起来,不知所云。身旁的邻居说他上了年纪了,耳朵有点背。在邻居的示意下,他开始变得健谈起来。
原来,这位远近闻名的“丑角”今年已经77岁了,十四五岁的时候,刘云谱曾在村子的儿童团里扭秧歌。“一看就会扭。”刘云谱说,他对于秧歌的痴迷和熟练似乎与生俱来。后来,经过一系列的变故,村子里的秧歌队渐渐解散,2000年的时候,秧歌队才重新活跃起来,那时候的刘云谱已经60多岁了。
“一打鼓,我就开心。”刘云谱说,“现在日子越来越好,为啥不开心啊。孩子也很孝顺,也不跟俺生气。”秧歌队组织者之一刘富友介绍,后来因为角色表演比较到位,刘云谱的反串“丑角”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渐渐地,他成了村里秧歌队的“台柱子”。“村子秧歌队获得的许多大奖,刘云谱都功不可没。”刘富有说。
因为要给记者展示自己的“丑角”表演,刘云谱开始自己化起妆来,红色的胭脂、艳丽的服装、翘起的小辫儿、可以垂下的红腰带,让刘云谱立刻从一个农民变成了十足的演员。但看到刘云谱手中拿着的化妆笔,记者发现,那是画画用的“彩笔”,刘云谱说这是家里的小孩子给的,他不介意,“用什么东西化妆都不管事儿啊,画上好看,俺扭得开心就中。”
“太扭捏了不好看
越自然观众越喜欢俺”
“丢丢锵、丢丢锵”,谈起扭秧歌做“丑角”,刘云谱开始活跃起来,他嘴里不停地跟邻居说些笑话和秧歌节奏,并不时停下来比划上两把,非常陶醉的样子。刘云谱说起自己对秧歌的看法,非常骄傲,“心里欢乐,我不用站队,就放开地扭啊。”刘云谱说,自己是文盲,不懂很多大道理,但是他对秧歌的理解是这样,“太扭捏了不好看,越自然观众越喜欢俺。”
因为刘云谱的角色不同,这给了他很大的发挥空间,如果让他舞起中规中矩的秧歌,他反而受束缚,表现不出应有的效果。秧歌队刘富友说,“他是一个例外,是秧歌队里的"自由人",这让真正的刘云谱站在了观众面前。”
“丑角”展现的只是形式上自由的步伐和不拘泥的神情,但真正的自由在刘云谱的内心,他说,扭起秧歌来,他啥也不管,自己开心,旁人开心,他就成功了。
狮子刘村的“活宝”
给记者表演了一段秧歌后,刘云谱还没有过瘾,接着又唱了一曲富有乡土气息的歌和秧歌配合,让邻居的小院好不热闹。“他活得很滋儿,天天乐呵呵的,不管别人怎么看他,只要有人要求,不管多少人,他都会跳一段,或唱一段。”其中一位稍年轻的村民说。队友刘富友说,他平时爱开玩笑,非常乐观,“啥烦心事儿都不放在心上,村民也都喜欢听他说话逗乐,他就是俺村的一个"活宝"啊!”
说起刘云谱,村民还说起关于他的一个趣闻,“他自制的卷烟,20多公分长,非常带劲。”原来,刘云谱平时喜欢抽烟,而且都是自己亲手卷制的,“这么大的一个卷烟,抽得过瘾。”说起吸烟的危害,刘云谱说,“人家不说嘛?吸烟有害,健康!”周围村民听了他的话都笑了起来。来源齐鲁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