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栀子花2块钱一把,你闻嘛,多香的……”经过简单的议价,老人以2元的价格卖出了当天第一把栀子花。之后她继续背着背篓、提着竹篮穿梭在新区转盘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老人叫张崇秀,泸州人,在过去14年中,姹紫嫣红的花朵融入并改变了她的生活。
“养花是一种乐趣”
张崇秀老人说,她和花结缘缘自她的女儿。上个世纪末,女儿把朋友送她的盆栽花搬回家,开得娇艳的花朵顿时让家里芳香四溢。张崇秀和老伴便专程坐车到市区各个农贸市场买鲜花种子,开始在自家地里、房前屋后种起栀子花、桂花以及玫瑰等,这一种,便是14年。
从一粒粒种子到千娇百媚的花朵,需要漫长的成长期。很多花的生长期都要半年。而在这半年中,要定时松土、打药、上肥。此外,除草是养花工作的重中之重,而这些工作,在老伴生病后,全部由张崇秀一个人负责。
繁重的养护工作增加了老人的工作负荷,而张崇秀要面对的还不仅仅是这些。有时候刚埋进地里的种子就被人偷走,老人对此很伤心,却无可奈何。即便如此,14年过去了,老人从未放弃养花,她说:“花不但调养了我的身体,也让我感受到了乐趣。”
“卖多少钱不太重要”
迄今为止,张崇秀共种植过栀子花、竹叶梅、马蹄莲等20多个品种,根据不同的生长期,分类采摘,保证了每个时段都有花朵能拿到市场上销售。眼下正是栀子花开得正盛的时节,记者看到,老人的背篓里装着精心扎好的栀子花、竹叶梅以及玫瑰,这些花均以2元每束的价格售卖。“年轻人应该喜欢这个,所以不愁卖。”张崇秀笑着说。
谈到卖花的收入时,张崇秀说:“好的时候一天能卖50多块钱,而有时候一天算下来还不到10块钱。”她说,卖花已经成为她的一种生活方式,至于卖多少钱,其实并不太重要。
实习记者 梁映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