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年生活 >> 老有所乐
耄耋老人一根绳子跳出花儿(图)
        正文浏览次数:386
  2014/12/10 23:31:49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或许,他们执著于一份不大为人知的职业;或许,他们乐于尝试不同寻常的体验;或许,他们是另类、新奇的个性人士。他们有着不一样的故事……

  采访对象

  王正石,80岁,原天津市二轻局扳钳职工大学校长。从7岁开始学跳绳,直到现在还每天坚持练习。一摇三跳、一摇四跳、不跳过绳、侧打地编花跳……几十年的时间里,王大爷自创花式跳绳50余种。退休后,为了不让自己的绝技失传,他义务去街道、学校等地方教课。如今,王大爷已是桃李满天下,近千名学生中,年纪最大的已近九旬。

  80岁的“跳绳明星”

  早上9点钟,围堤道佟楼公园内热闹非凡。公园中间的一块空地上,一名身穿黄T恤、白球鞋的老人正在上下翻飞的长绳中跳跃着,快速飞舞着的绳子在空气中发出“嗡嗡”声,只见他一会儿在左前方编个花儿,一会儿又把绳子摇到身后,不时还侧身跳几下。老人精彩的表演获得围观者一阵又一阵的叫好声。

  “这王大爷身板儿真硬朗,蹦起来特别高,我们有时来这里就是为了看他跳绳。”围观的群众告诉记者。王大爷说,他每天都要拎着根绳子,到公园里跳上一会儿,佟楼公园、成都道体育场、土山公园是最常去的地方,有时一回头,还能看见几个人跟着自己学。80岁高龄的王正石很享受这种成为跳绳老师的感觉,也喜欢在阵阵的喝彩声中听别人称他为“跳绳明星”。

  抓苍蝇练反应速度

  实际上,王正石从7岁时就开始跳绳,14岁时已经自创了20多种花样跳绳绝技,像一摇三跳、一摇四跳、不跳过绳、前左右打地编花跳、后左右打地编花跳……到现在已经达到50余种。他说自己之所以可以跳出比别人好的成绩,并不是腿比别人有劲儿,也不是身体比别人强壮多少。“跳绳实际上是一项灵巧性和协调性很强的运动,想要跳好,除了好的弹跳力,还必须注意两点:一是脑子和身体要有一定的灵巧性;二是手腕必须有力量。”

  王正石说从小老师就训练他眼疾手快,比如时常让他去抓飞翔中的蜻蜓或苍蝇。起初他不屑一顾,觉得这事与跳绳毫无关系,但后来王正石逐渐发现,自己比其他同学的反应速度要快很多,“摇起来的绳子由于运动速度太快,根本来不及让你去反应你四肢的动作配合,必须要锻炼成对运动中的绳子有一种条件反射。嘿嘿,我在这一点上比别人都强。现在家里有苍蝇蚊子啥的,我也抓得住。”

  “看,这也是练的!”王大爷撸开袖子向记者展示自己粗壮的手腕,他说跳绳决定胜败的关键就在于手腕的力量和摇绳速度。前两年,王大爷曾和体院的几个学生交流过,他说20来岁体院学生的摇绳速度是每秒三次,而自己可以达到每秒七次,像“一跳四摇”这种高难度的跳法就主要是靠手腕高速摇绳实现的。说起这秘诀,王正石笑着说,平时多做家务多活动,手腕自然有力量。他一天中,除了睡觉几乎都在活动自己的手腕,现在就连看电视也是在无意识地抖动着腕部关节。“别看我80岁了,身体也不胖,但手腕可结实呢,若有掰腕比赛,估计那些年轻小伙子也赢不了我。”

  自制“宝绳” 独一无二

  在王正石家中的一个角落里,堆满了一团团磨烂了的绳子。他说每一根绳子都曾是他的伙伴,他舍不得把它们丢弃。

  说到绳子,王正石说:“可别小看这跳绳,其中门道可多哩。想要出色地完成不同的花样,绳子是不可忽视的。”他说目前市场上卖的跳绳有塑料绳和线绳两种。塑料绳的柔韧性不好,而线绳的重量又不够,跳起来容易发飘。怎么解决呢?他说若是有普通的线绳,跳绳前可以把线绳用水泡一泡,然后拿个塑料兜把它闷一会儿,“别看这是土法子,但能让绳子好用很多。”

  “其实,这么多年我一直在寻找合适的绳子,走到哪儿眼睛好像都能注意到绳子。”王正石说有一次看见一辆运货的卡车停在路边,他发现捆货物的绳子质量非常好,他竟然被一根绳子吸引住了,用手又抻又捋的,司机很不解这老头儿想干什么,让他躲远点儿,后来王正石和司机聊了起来,最后竟然花了50块钱把它买了回去。

  可遇到好绳子的机会终归不多,王正石经过很多实验,终于自制出了他心仪的跳绳。“这可绝对是独家秘笈。”他笑呵呵地讲,其实好绳子的做法很简单,家用刷碗的胶皮手套柔韧性很强,把它剪成一段一段,缠在普通线绳上,再在最外面缠上一层橡皮膏。这样一来,柔韧度和分量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我敢说我手里的这根‘宝绳’是独一无二的,外面再贵的跳绳也不如它好。”

  希望全民一起跳起来

  王正石退休前从事教育工作,跳绳一直都是他的业余爱好,即使到了耄耋之年,王大爷也没有放下他的跳绳,每天上午坚持锻炼。“我现在眼不花、牙不掉,体检各项指标全合格。有不少老年人羡慕我,说他们年轻时不注意锻炼,如今想跳绳也不敢了。”王正石始终认为即使没有任何基础的老年人也可以跳绳,为此他自创了一套老年跳绳动作,即利用双足的前后踮脚取代跳跃,这样既能避免膝盖受伤,又能锻炼上肢以及按摩足底穴位。”现在到公园里跟我学这招的老年人最多,别看不用跳,运动量也不小呢。”

  除了教老年人锻炼身体,王正石表示想让中国花样跳绳走向世界,关键还得靠小孩子。前几年,王大爷总要到几所中小学去义务教授花式跳绳,有着40年教学经验的他,在教跳绳方面一点儿不含糊,制作教具、编写口诀,认真抠每一个基本功。每每看到孩子们崇拜的目光,望着一张张兴奋的笑脸,王正石觉得无比开心。

  《花式跳绳手册》是他发给孩子们的书,这是王正石历时十年的心血之作,不仅内容详尽,每一种技法还都配有图片。他说自己不希望这些绝技失传,但愿后继有人。此外他还有一个愿望,要把花式跳绳传播开来,让全民都参与到这项运动中来,让中国的花样跳绳走向世界。

  撰文 新报记者 张艺诺 摄影 崔跃勇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邻居老人生病,她和家人轮班侍候
  • 2016/8/1 16:12:08
  • 失智老人,愿你被世界温柔相待
  • 2016/7/22 14:05:39
  •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20年
  • 2015/11/6 13:56:05
  • 陕西西安退休老人10年间义务为社区办黑板报 累超300期
  • 2015/11/5 15:15:11
  • 桥边的老人
  • 2015/10/20 15:58:20
  •  热点文章导读 
    亲人临终前,我们该怎么办!
    倡导居家养老
    儿子欠下千万巨债远走他乡 七旬老母卖
    民 谣 四 首
    生活是一面镜子
    眼不花能穿针引线,爱动脑自制九连环
    “天坛大爷”名扬海外
    义务管护公共树木38年
    78岁上大学:我要做一个新时代的奋斗
    河北农大退休教授妙手著神奇 变废为宝
    老年人应该向年轻人学习的9件事
    社论:公共自行车何必对老人设门槛
    七旬老人3年手绘百米长画 记录农村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