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年生活 >> 老有所乐
六旬退休老人的“二胡”之乐
        正文浏览次数:314
  2014/12/10 23:31:53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在雁城九曲河示范段飘荡着动听的二胡旋律。此时李朝明像是完全沉浸在二胡世界中,他右手拿着琴杆,像是音乐家的指挥棒;左手灵活地跳跃在琴弦上,一曲昂扬的《战马奔腾》在美丽的九曲河示范段久久回荡。

 

  年近六旬的李朝明是重庆人,由于工作原因,于1985年来到资阳,过去资阳的城市建设还不行,他就在雁城桥亭子附近拉,现在资阳变化大了。尤其是九曲河示范段修建以后,这里环境美、空气好,他现在几乎每天都会来这里拉二胡,享受生活。

 

  曾做过仓库保管员和运送蜂窝煤工作的李朝明,乐趣却在音乐之中。李朝明来资阳已经很多年了,他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拉二胡。

 

  李朝明退休以后,平均每天有5到6个小时的时间都在拉二胡。因为喜欢,所以他从来都不觉得腻。就算一天24小时也不会烦。对二胡的钟爱,李朝明如今的生活也是无比闲适而幸福。

 

  李朝明出身于一个文艺世家,爷爷年轻的时候喜欢川江号子。父亲也非常喜爱文艺,擅长金钱板。他的好几个侄女侄儿现在都是从事着文艺方面的工作。

 

  由于从小生活在歌舞团宿舍区,耳濡目染之下,李朝明也痴迷上了乐器演奏。二胡,更是他的挚爱。

 

  文革期间,受学校推荐,李朝明到部队参加了两年样板戏和折子戏的配乐。“我主要负责拉京胡。”李朝明说,自己的专研加上向专业老师的请教,自己在乐器上的功底也越来越深。自2000年退休以后,李朝明就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乐器生活中,二胡、号子、琵琶等等,李朝明都是爱不释手。

 

  闲谈间隙,李朝明总是忍不住给大家展示一把。哀婉的《江河水》讲述了一位妇人在江边为丈夫被抓壮丁而哭泣的故事,李朝明用二胡的旋律和节奏将故事演绎的惟妙惟肖。听者脑海中不由闪现出一副凄苦哭夫的画面。

 

  “任何乐器的演奏都需要对乐谱背景有所了解,只有了解乐谱背景的故事才能将情感演绎到位。”李朝明说,自己平日里在家一有空闲不是看书研究乐谱的精髓,就是练习拉二胡。如今,李朝明已经能够熟练记下20多首二胡的乐谱。

 

  “学习容易,学精难。”李朝明自10岁左右拉二胡至今,他总结了自己的一套二胡经验。“学习二胡需要多种能力,比如乐感、手感、力度以及识谱的能力。”说罢,李朝明变换着花样演奏了《良宵》、《三门峡》等曲目。

 

  简单的一把二胡,在李朝明的手中却像魔术般,各种动听的音乐,包括各种动物的叫声,他也演绎得淋漓尽致。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陕西西安退休老人10年间义务为社区办黑板报 累超300期
  • 2015/11/5 15:15:11
  • 河北农大退休教授妙手著神奇 变废为宝叹为观止
  • 2015/11/5 13:57:59
  • 河北六旬老人推瘫痪妻子徒步去海南
  • 2015/9/29 10:26:03
  • 台六旬老人在闽读博续写精彩人生
  • 2015/9/28 11:31:26
  • 六旬“草根”达人发明按摩马甲
  • 2015/9/23 11:12:59
  •  热点文章导读 
    亲人临终前,我们该怎么办!
    倡导居家养老
    儿子欠下千万巨债远走他乡 七旬老母卖
    民 谣 四 首
    生活是一面镜子
    眼不花能穿针引线,爱动脑自制九连环
    “天坛大爷”名扬海外
    义务管护公共树木38年
    78岁上大学:我要做一个新时代的奋斗
    河北农大退休教授妙手著神奇 变废为宝
    老年人应该向年轻人学习的9件事
    社论:公共自行车何必对老人设门槛
    七旬老人3年手绘百米长画 记录农村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