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年生活 >> 老有所乐
“新疆大妈”合唱团维也纳捧回金奖
        正文浏览次数:301
  2014/12/10 23:31:54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到维也纳放歌的新疆大妈回来了,她们拿到了维也纳金色大厅的最高奖项—金奖!”11月13日下午,在乌鲁木齐国际机场,正在等待新疆大妈合唱团凯旋归来的新疆乌鲁木齐市高新区(新市区)长春中路街道办新盛社区的工作人员陈慧高兴地说。

  平均年龄过50岁

  教师、公务员、个体经营者……这支击败了无数专业演唱人员的枫笛合唱团,竟然成员全部是业余歌唱爱好者。他们中年龄最小的41岁,年龄最大的67岁,平均年龄50岁以上。是名副其实的“大妈合唱团”。

  据枫笛合唱团团长王恩贤介绍,枫笛合唱团是一支以新盛社区中老年为核心,辐射周边地区中老年人的女声合唱团,2009年,在社区等各方面的支持下正式成立,现有成员77人。凭借着对唱歌单纯的热爱,枫笛合唱团的成员们利用空余时间聚在一起唱歌。她们很平凡,但有着常人没有的毅力,她们并非专业,却有着不输专业人的执着。

  此次维也纳摘得金奖,让新疆大妈更加珍惜团队成员在一起的情谊。 

  自掏腰包奔赴维也纳

  对乌鲁木齐新盛社区枫笛合唱团的成员来说,11月7日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43位“新疆大妈”演唱的新疆民歌《可爱的一朵玫瑰花》和《青春舞曲》在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后,获得了“夕阳秀”走进维也纳金色大厅暨第九届国际中老年合唱节金奖。

  “大家平时勤于练歌,就是想用歌声唱出身边的变化,传递新疆的魅力,也没有想过争取什么奖项。也许,就是这种‘为余心态’让大家没有压力,反倒发挥得更好。”王恩贤说。
今年5月,合唱团接到第九届国际中老年合唱节组委会发来的参赛邀请函。参加比赛的合唱团成员从音乐选择到声乐练习、形体训练再到礼仪学习一点儿也不马虎。

  “不管遇到什么难题,一定要坚持走下去。”合唱团成员谢玲鹤告诉记者,得知可以出国参赛,队员们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但出国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路途遥远,而且每人需要缴纳近20000元的参赛费用。谢玲鹤说:“对不少队员来说,这笔费用不是小数目。于是,大家经过几次讨论决定,自愿出钱参赛,而表演所需的服装、道具也是由团里的成员凑钱购置的。说实话,作为歌唱业余爱好者,队员们这样坚定的决心,让我十分佩服。我能在这样一个团队里也很自豪。”

  新疆民歌唱响金色大厅

  “金色大厅给我一种神圣的感觉,大厅顶部金碧辉煌。我们就想让新疆的民族音乐在金色大厅唱得更加响亮。”队员赵圆圆说。当43位“新疆大妈”穿着黄色的新疆风情长裙在维也纳金色大厅闪亮登场,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俗话说:‘指挥是合唱的灵魂’,但是我们合唱团的指挥却在前往维也纳比赛时,临时更换了,分配给我们一个从未合作过的指挥。大家并没有为此受影响,还是唱出了我们的真实水平。”赵圆圆说。

  哈萨克大妈韩要武也是枫笛合唱团中的一员,能放歌维也纳金色大厅是她做梦也没想过的事情,虽然在维也纳期间韩要武和她的同伴们遇到很多困难,但是一遇到困难,大家齐心总是协力解决。“正式比赛前,我们在维也纳每天至少抽出两个小时的时间排练。找不到合适的排练场地是大家最发愁的问题。最终大家就只能天黑以后在当地广场找片空地排练。虽然辛苦却很快乐。”韩要武说。 
  延伸阅读:歌者背后的故事

  兼职挣路费

  张阿姨也是合唱团的一名成员,但比起其他队友,张阿姨的生活条件相对而言没有那么优越。目前,孩子还没工作,自己的收入也很微薄,而去维也纳金色大厅唱歌,每个参赛成员的乘车费、服装费近两万元都由自己出钱。为了实现自己梦想,在踏上奥地利维也纳之前的几个月来,张阿姨从没向队友开口诉苦,找了好几份兼职,最终凑齐了所有费用。

  练歌何惧苦

  为了唱得更好,合唱团自费请专业的老师来上课。毕竟年过半百,记忆力不及年轻人,但却比年轻人有毅力。他们为了不影响讲课进度,课后一直在努力练习。有几位团员为了这次能去维也纳唱歌,还专门在练歌房办了卡,一有时间就去练歌。

  韩淑玲今年61岁了,腿脚不利索,但她上课却从没迟到过,她说: “有人家住的远,每次来练习室要花三个半小时,人家也能准时来练习,所以为了自己喜欢的唱歌,我更应该按时上课练习。”

  热爱不计结果

  据了解,去年9月,枫笛合唱团赴韩国参加中韩建交20周年韩-中老年文体艺术交流活动中,以歌曲《洪湖水浪打浪》和朝鲜民歌《诺多尔江边》夺奖。今年4月16日,合唱团又在珠海参加了全国老龄委举办的第三届中国老年文化艺术节,并获得了银奖。

  “你们业余唱歌演员,怎么可能比得上人家专业唱歌者的水平?”这次出国去维也纳演出前,谢玲鹤和队友没少受委屈,不少人知道他们自费出国的事后,都表示不理解,还劝他们不要报太大的希望。这样的话多少影响到她们参赛前的心情,但是热爱便不计结果。谢玲鹤说:“无论如何也要试一次,哪怕是失败了也不会留下遗憾。事实证明,站在金色大厅我们业余歌者也能赢得观众的掌声。”

  合唱团里的哈萨克族姐妹韩红、韩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非常高兴,这次把哈萨克民歌带到维也纳,让世界了解新疆,了解新疆的哈萨克族音乐。”

责任编辑:戈丽娜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河北农大退休教授妙手著神奇 变废为宝叹为观止
  • 2015/11/5 13:57:59
  • 62岁大爷用15万只矿泉水瓶造岛 觅得佳人当岛主
  • 2015/8/11 16:36:46
  • “抗战大娘”舍女救八路
  • 2015/7/30 15:50:29
  • 智夺老伴的厨房大权
  • 2015/7/13 15:38:18
  • 老人自驾7000多公里游泰国:世界那么大 我想去看看
  • 2015/5/28 11:20:07
  •  热点文章导读 
    亲人临终前,我们该怎么办!
    倡导居家养老
    儿子欠下千万巨债远走他乡 七旬老母卖
    民 谣 四 首
    生活是一面镜子
    眼不花能穿针引线,爱动脑自制九连环
    “天坛大爷”名扬海外
    义务管护公共树木38年
    78岁上大学:我要做一个新时代的奋斗
    河北农大退休教授妙手著神奇 变废为宝
    老年人应该向年轻人学习的9件事
    社论:公共自行车何必对老人设门槛
    七旬老人3年手绘百米长画 记录农村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