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年生活 >> 老有所乐
没地种了组建“135歌唱团”柳董庄社区老人挺会找乐
        正文浏览次数:440
  2014/12/10 23:32:10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在石市柳董庄社区的小花园里,每天都能见到一群老年人,或是唱歌,或是跳舞,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这些老人都是柳董庄社区135歌唱团的成员,自从加入了歌唱团,这些老人又重新找回了快乐。
    去年4月,柳董庄社区启动了旧村拆迁改造工作,村北的个体鞋厂被拆除,仅有的一点儿耕地也被征用。过去村里的老年人或是种地,或是到鞋厂打工,一下子没活儿可干,有点儿接受不了。老人们只能每天凑在一起晒太阳、聊聊天。看到这种情况,71岁的吴同柱和65岁的韩新德商量,决定建个歌唱团,一来给老人们找点儿事干,二来也能丰富老人们的晚年生活。
    吴同柱和韩新德联系了几个爱唱歌的老人,一起到小花园唱歌。嘹亮的歌声很快就把闲着没事的老人们吸引过来,刚开始,大家只是看看热闹,后来就忍不住跟着一起唱。看到这种情况,吴同柱、韩新德的劲头更大了,他们在电脑上下载歌曲,复印歌片,发给大家。现在,合唱团已经学唱了30多首歌曲,而合唱团的成员也增加到六七十人。因为大家每周一、三、五练歌,因此把合唱团叫“135歌唱团”。
    人员多了,吴同柱和韩新德根据大家的爱好和特长,将135歌唱团分成若干个队,有歌唱队、舞蹈队、军鼓队、丝弦戏曲队等。拿军鼓队来说,现有队员30多人,大家自己买乐器、服装,居民办喜事,军鼓队多次免费助兴。柳董庄过去是有名的丝弦之村,村里有自己的戏班子,全套的行头,男女老少都能哼两句,但现在戏班子面临后继无人的局面。吴同柱、韩新德邀请村里的两位老艺人出山,加上几位丝弦爱好者组建了丝弦戏曲队。韩新德还根据现实生活,编写了一出丝弦剧《拆迁》,以老两口的口吻,赞扬了旧村拆迁中女儿尽孝的举动,批评了两个儿子贪财不尽孝的行为。《拆迁》一炮而红,多次受邀到其他社区演出。
    现在,村里的老人们再也不感觉到无聊了,每天跟着合唱团一起活动,让他们的生活无比充实。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邻居老人生病,她和家人轮班侍候
  • 2016/8/1 16:12:08
  • 失智老人,愿你被世界温柔相待
  • 2016/7/22 14:05:39
  •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20年
  • 2015/11/6 13:56:05
  • 陕西西安退休老人10年间义务为社区办黑板报 累超300期
  • 2015/11/5 15:15:11
  • 桥边的老人
  • 2015/10/20 15:58:20
  •  热点文章导读 
    亲人临终前,我们该怎么办!
    倡导居家养老
    儿子欠下千万巨债远走他乡 七旬老母卖
    民 谣 四 首
    生活是一面镜子
    “天坛大爷”名扬海外
    眼不花能穿针引线,爱动脑自制九连环
    义务管护公共树木38年
    78岁上大学:我要做一个新时代的奋斗
    河北农大退休教授妙手著神奇 变废为宝
    老年人应该向年轻人学习的9件事
    社论:公共自行车何必对老人设门槛
    七旬老人3年手绘百米长画 记录农村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