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年生活 >> 老有所乐
空巢老人“搭伙”过日子 身体棒生活乐不空虚
        正文浏览次数:600
  2014/12/10 23:32:14    来源:网络媒体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两位银发老人从虚拟养老餐厅认识到熟悉,再从熟悉到“搭伙”过日子,他们不听别人的闲言碎语,不管别人的指指点点,只为追求自己的老年生活,寻找互助的养老方式,他们一起生活大半年,吃饭香了,身体棒了,生活乐了……吴老先生和刘老太太就是这两位老人,他们都是空巢老人,为了不让自己寂寞度过余生,他们一起“搭伙”过日子,相互照顾,相互帮助。
  “今天想吃点什么菜?要不就包饺子吧?”在位于东岗街道深沟桥社区的一户居民家中,76岁的吴老先生和72岁的刘老太太商量着,两人分工明确,吴老先生负责采购等“力气活”,刘老负责做饭、打扫;吴老住楼下,刘老住楼上……原来,他们都是空巢独居老人,今年年初起开始“搭伙”过日子,经济独立,实行AA制。
  在吴老先生家中,记者看到,家里被满头银发的刘老收拾得干干净净。吴老先生告诉记者,自己退休后,就一直一个人住,老伴已经去世多年,孩子们也忙着各自的家庭和工作,一个人过日子非常孤单。很长一段时间,他都到各处的虚拟养老餐厅吃饭,后来在养老餐厅碰到了刘老太太,闲聊中知道我们两人竟然住楼上楼下,最后慢慢熟悉了,干脆商量今年两人“搭伙”过日子,自己做饭吃也舒坦,人老了,吃的口味也就清淡了,也比较挑剔了,想吃点啥自己动手弄点,挺好!
  吴老先生说,曾经想过找保姆照顾自己,也想过再婚找个老伴,可都因为种种现实的原因,一一被否定。其实,已经很早有要找AA制的“老伙伴”过日子的想法,没想到,同住一栋楼的刘老太太知道了我的想法后,非常赞同,然后决定两人“搭伙”过了。每天早上起来,我们一边遛弯一边到早市上买点菜,回来休息一会,一起做饭一起吃,生活很自在,很多伙伴还开玩笑说,以为我俩是黄昏恋呢!
  吴老先生和刘老太太的身体很硬朗,尤其是性格开朗的吴老先生,走路生风。每天早晨6点,他就叫刘老太太去公园锻炼身体,然后一起去买菜。早晨7点多,两位老人吃完早饭,找来同伴凑一桌在家打打牌。10点多,准备午饭。菜谱是提前商量好的,菜也已经准备好。这一天,因为要和牌友共用午餐,11点钟左右,辣椒炒肉、红烧带鱼、煮毛豆、清炒鸡毛菜,外加一个西红柿蛋花汤上桌了。吴老先生给刘老太太倒上王老吉,其余三老倒上兰州的黄河啤酒,四个杯子碰到一起……他们一边津津有味地吃,一边聊着家常话,有说有笑。
  “买菜买米换煤气,什么东西缺了,谁赶上谁就付钱,完了一起结账分摊。”吴老先生说,他们从来没有因为钱等问题,起过争执,俩老人和亲人一样,拼家在一起日子过得很开心。吴老先生还说:“我们都属于思想比较开放的人,有些人就觉得一个老头和一老太太搭伙过日子,是不是有点奇怪,有些就怕传闲话,让儿女们知道了也比较尴尬。我就不这样认为,在其他一些发达城市有很多像我们这样的空巢老人都搭伙过日子,社区还专门帮忙提供能一起搭伙的人员呢!我们的思想算是太保守了,自己老了过自己的生活,怎么舒服怎么来,管他儿女怎么看!其实这种互助的养老方式是应该值得推广的,现在每个社区都有一群空巢老人,因为种种原因都选择独自过日子,生活中也没有个照顾的人,社区可以完全把这群老人组织起来,住得比较近的可以自愿组合搭伙过日子,不仅生活不寂寞,而且也可以相互照顾。如果这样搭伙过日子的多了,知道的人多了,儿女们不是也就不会怕被别人说闲话了吗?”吴老先生是个见过世面的人,他经常从网上和报纸上看其他城市的一些养老方式,所以他大胆地尝试了这种互助的养老方式,他也希望能有更多的空巢老人加入到这种“搭伙”过日子的生活中来,不仅让自己的老年生活过得愉快充实,而且也可以少让子女操点心。
  而对于这种“搭伙”过日子的养老模式,刘老太太也说出了自己的心声:“反正我是一直一个人生活,也不怕有谁说闲话,反而自从今年这样搭伙过日子后,身体比以前好多了,心情也舒畅许多,这种互助养老不仅是一种相互帮扶更是一种心灵上的慰藉!我们会一直这样搭伙过下去,直到去世……”说这话时,刘老太太眼眶湿润了。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邻居老人生病,她和家人轮班侍候
  • 2016/8/1 16:12:08
  • 失智老人,愿你被世界温柔相待
  • 2016/7/22 14:05:39
  •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20年
  • 2015/11/6 13:56:05
  • 陕西西安退休老人10年间义务为社区办黑板报 累超300期
  • 2015/11/5 15:15:11
  • 桥边的老人
  • 2015/10/20 15:58:20
  •  热点文章导读 
    亲人临终前,我们该怎么办!
    倡导居家养老
    儿子欠下千万巨债远走他乡 七旬老母卖
    民 谣 四 首
    生活是一面镜子
    “天坛大爷”名扬海外
    眼不花能穿针引线,爱动脑自制九连环
    义务管护公共树木38年
    78岁上大学:我要做一个新时代的奋斗
    河北农大退休教授妙手著神奇 变废为宝
    老年人应该向年轻人学习的9件事
    社论:公共自行车何必对老人设门槛
    七旬老人3年手绘百米长画 记录农村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