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他77岁,她75岁,多彩的针线在他们手下起舞,一帧帧精美的图案与他们花白的头发相映,这样的画面让人不由得在脑海中浮现出四个字:岁月静好。家住马栏街道红凌社区的牟衍禄与刘毓秀老两口,退休后结束了聚少离多的生活,相依相伴,并沉浸在共同的爱好里颇得其乐,十字绣便是其中之一。
红凌社区的工作人员在社区走访时了解到老两口一起绣十字绣的事,十分受感动。而他们两人已在邻里间传成一段佳话。
老两口一起绣十字绣被传为佳话
近日,红凌社区工作人员带记者来到牟衍禄和刘毓秀的家中,一进门,记者就被装裱好挂在墙上的一幅幅十字绣吸引,威风凛凛的猛虎下山图,活灵活现的锦鲤图……色彩繁复针法考究的十字绣作品,令观者无不啧啧称赞,这些都是他们老两口齐心协力绣出的。
牟大爷告诉记者,迄今他们已经绣出了12幅作品,其中一幅《清明上河图》,近三米长,两个人绣了5个多月,“里面光人物就有四百来个。”牟大爷笑道,但这在他看来还不是最复杂的,“最难的是《雄威》,就是这幅猛虎下山。”牟大爷说,这幅图用到小线的地方太多,着实考验精细度,而因为画面比较窄,不能两个人同时绣,他和老伴轮流绣,绣了三个月左右。
为合作打造专属“工作台”
老人的家中,摆了一个长约1.2米的架子,这是他们的“工作台”,也是牟大爷专门制作的。刘大娘回忆,起初是她先想绣的,“别人买了图样,跟我说挺难的,我说这有什么难的。”不服气的她索性买回来一幅“四大美女”来绣,怕她累到,牟大爷为她做了一个长80厘米左右的架子,可看到她绣得起劲,牟大爷自己也按捺不住拿起了针线,架子便“更新换代”了。
牟大爷退休前是船员,常年漂泊在外,很多事都要靠自己,对于针线活并不陌生。如今尝试绣起来也得心应手,两人或各自起一头,绣到连接处会合,或者谁有空闲了,接着对方绣的来几针,难得的是,即使在以前没有现成图样时,他们的合作也没出过差错,从未出现过串行等问题。
牟大爷说,他比较偏爱颜色丰富的图样,尤其喜欢绣山水风景。老两口绣好的作品让儿女们也爱不释手,“已经拿走我们好几幅了。”老两口嗔怪着,却难掩幸福的神情。
将十字绣当做陶冶心情的方式
退休前牟大爷跑远洋,夫妇俩只能靠“鸿雁传书”。“那时通信条件不好,经常是人都回来了,信还在外面飘着呢。”刘大娘说。家里全靠刘大娘一人张罗,牟大爷不无愧疚,每到休假,他都争着多干活。这样的生活让两人格外珍惜相聚的日子,牟大爷退休后,两人终于团圆了,更是配合默契,将晚年生活过的丰富多彩。
二位老人告诉记者,绣十字绣时,感觉特别静心,他们把这当做陶冶心情的方式。刘大娘说,老伴退休前她就在家附近一个果树园种了些玉米蔬菜等,他一退休就开始帮着她种菜种花,生活十分充实。夫妻俩一起劳作的欢乐让不少年轻人都羡慕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