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年生活 >> 老有所学
61岁老人成为高校大一新生 见到90后称“同学”
        正文浏览次数:712
  2014/12/10 23:33:00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9月10日的渤海大学校园安静且有序。这一天,61岁的大一新生冯滨(化名)正式开始了他的大学生活。

  在冯滨身上,彰显出了一个人追求梦想时所迸发出的那种力量和所能创造的奇迹——为了圆小时候许给祖母的歌唱梦,61岁的冯滨苦心备考,最终以较好成绩考取了渤海大学,成为渤海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2012级的一名大学新生。

  “他可能是渤海大学建校以来入学年龄最长的一名大学生。 ”艺术与传媒学院的一位相关负责人说。

  为梦想61岁考大学

  远远走过来的“大一新生”冯滨更像是一位前来送孩子读大学的家长:一件深色衬衫罩住已经发福的身体,衬衫下摆放在裤子外面,略显随意。就像他低调的装束一样,和记者握完手后,这位年过六旬的大学生提出的要求同样低调,“希望不要把我的真实姓名写出来,拜托了。 ”

  冯滨是一个有故事的人。他经历过上山下乡,当过老师、做过商人,最近几年,又在省内一城市创办了一家律师事务所。尽管职业多变,但冯滨有一个梦想一直未变:唱最动听的歌。

  冯滨的这个梦想源自他的祖母。“祖母特别喜欢我。有一次,大概是我上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我给祖母唱了一首歌,她夸我唱得好听,她希望我能在唱歌上有出息。 ”对半个世纪前的那一幕,冯滨记忆犹新。

  祖母的鼓励和期望在小冯滨的心底扎了根。尽管之后的几十年,冯滨做着与唱歌毫不沾边的工作,但只要有机会,冯滨就会用他那浑厚的嗓音来大声歌唱——上山下乡时,在山沟里唱,对着牛唱;回到城里后,在公园里唱,关上房门唱;白天工作时,间歇时唱,回家的路上唱……唱,成了冯滨的一种生活状态。

  要为儿子做榜样

  然而,在“唱中生活”的冯滨逐渐产生困扰。因为没有受过专业、系统的训练,他发现自己想要唱出最动听的歌,尤其是较为擅长的美声,非常困难,“我决定要考大学,到专业学院里去学习。 ”在冯滨的逻辑里,考大学并非他的最终目的,他只是想通过在大学深造,最终实现自己“唱最动听的歌”这个梦。

  应该说,为儿子做榜样也是冯滨决心考大学的重要原因。去年,儿子考入一所大学专攻美术。高考之前,看到儿子露出的畏难情绪,冯滨采取了激将法,“高考有什么难的,明年我也要考! ”父子无戏言,为了兑现自己的诺言,冯滨参加了今年的高考。

  见到90后称“同学”

  对一个年过六旬且有庞杂事情的人来说,参加高考就是一次艰难的自我挑战。

  由于想要报考艺术类院校,冯滨不仅要参加文化课考试,还要参加专业课统考。这双重考试,对一个精力旺盛的年轻人来讲都压力重重,更何况一位花甲之人?然而,在参加了三个半月的补习班埋头苦读后,冯滨沉着上场,结果,文化课成绩达到378分。 “这个成绩在艺术生里算是比较高的。 ”渤海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的一位工作人员说。除了文化课外,专业课考的同样是真功夫。对考生而言,不仅要“视唱练耳”,考查其识谱能力和听音能力,还要对“音乐基础知识”进行笔答,结果,精心备考的冯滨又顺利通过了。

  “我的记忆力比较好,这在一定程度上帮了我的忙。 ”在分析自己高考取胜的原因时,冯滨说。其实除了记忆力好之外,最主要的还是实打实的辛苦付出。在三个半月的补习班里,冯滨将律师事务所的生意托付给别人照管,自己天天从早上7点半到晚上7点半,除了一日三餐外,整日“泡”在书本里,常常读书过午夜。

  功夫不负有心人。辛苦付出最终换来了崭新的大学生活。 “好久没有称呼过‘同学’了,现在又叫起来了,挺有意思的。 ”冯滨笑着说。在校的大学生绝大多数是90后,年龄与自己的儿子相仿,称呼起来会不会别扭? “不会,不会”,冯滨连连摆手,“就是同学嘛,他们也管我叫‘同学’。 ”前几天,一位大三的女学生和冯滨开玩笑,让他叫她“师姐”,冯滨没含糊,当场就叫了,结果女学生很不好意思,冯滨倒觉得很正常,“她本来也是我的‘师姐’嘛。 ”

  让冯滨心生温暖的是,对这样一位61岁的大龄新生,校方给予了吃住等多个方面的特殊照顾,并为其配备了优秀的老师,让他尽早尽快进入角色。 “大学四年很短,而我要学的知识却很多,就怕时间不够用。 ”冯滨搓了搓手,加重了语气,“一定要抓紧学习了,别辜负大伙的期望。 ”

  □记者/朱忠鹤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邻居老人生病,她和家人轮班侍候
  • 2016/8/1 16:12:08
  • 失智老人,愿你被世界温柔相待
  • 2016/7/22 14:05:39
  •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20年
  • 2015/11/6 13:56:05
  • 陕西西安退休老人10年间义务为社区办黑板报 累超300期
  • 2015/11/5 15:15:11
  • 桥边的老人
  • 2015/10/20 15:58:20
  •  热点文章导读 
    亲人临终前,我们该怎么办!
    倡导居家养老
    儿子欠下千万巨债远走他乡 七旬老母卖
    民 谣 四 首
    生活是一面镜子
    眼不花能穿针引线,爱动脑自制九连环
    “天坛大爷”名扬海外
    义务管护公共树木38年
    78岁上大学:我要做一个新时代的奋斗
    河北农大退休教授妙手著神奇 变废为宝
    老年人应该向年轻人学习的9件事
    社论:公共自行车何必对老人设门槛
    七旬老人3年手绘百米长画 记录农村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