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年生活 >> 老有所学
苏州市老年大学扩容
        正文浏览次数:794
  2014/12/10 23:33:11    来源:姑苏晚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建中又到开学季。不过如今,上学可不是年轻人的专利了。夕阳红时圆大学梦,正成为越来越多“好婆阿爹”追求的时尚。这个九月,完成整体扩容改造的苏州市老年大学将全新亮相,迎接她的八千余名“银发族”学生。全新的老年大学会带给大家怎样的惊喜?诸多贴心服务背后又有多少故事?本报记者专访了市老年大学校长董宙宙。
  扩容2000学位九月中旬迎8000学员
  “除了民治路上万寿宫的正门,你现在还可以从公园路上这个新校区的校门进来。”董校长乐呵呵地带着记者参观完成扩容改造的新校区,一幢民国风格的办公楼和几幢装修一新的教学楼,颇具现代气息,与花木扶疏、建筑古朴的万寿宫校区互补映衬,相得益彰。
  像国内许多大中城市一样,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苏州市老年大学近年招生火爆,但室场有限,“一位难求”,学位供需矛盾突出。“有的教室一堂课要挤下七八十位老人,不说听课效果不理想,安全也成问题。”董校长说。
  2012年,作为政府实事工程的市老年大学整体改造全面展开,与老年大学一墙之隔的原轻工局机关用地全部划归老年大学,“这是黄金地块啊,足见市委市政府对‘银发事业’的关注和支持。政府共投入1430万元新建一幢教学楼,改造装修8幢老楼。目前学校占地16亩,建筑面积近万平方米。”
  九月中旬,焕然一新的老年大学将正式开学,增加学位2000多个,学员超过8000人,“前期招生已经完成,相较往年,我们引入计算机报名系统,更规范,每个学员限报两门课程,这样也就保证了更多的老年人可以圆大学梦。”董校长说。
  办学条件升级多媒体校园网一应俱全
  校园面积扩大了,办学条件也“升级”了。采访当天,几名“奶奶级”学员恰巧来到学校排练节目,欣喜地“尝鲜”用上了新建的舞蹈房。“原来排练都在万寿宫那边的大殿里,新建的舞蹈房设备设施更专业,光线好,宽畅,开心的。”一位陈奶奶笑着说。在音乐专用阶梯教室里,舒适又实用的桌椅已到位,投影仪、音响、多媒体设备一应俱全,还配有一架气派的三角钢琴。
  市老年大学创建于1985年,当时只有开办5个班,有300多名学员。如今,学校有书画艺术、医疗保健、文学历史、音乐舞蹈、工(园)艺体育、计算机、外语七个系,共开设有卫生保健、书法、绘画、文学诗句、历史、外语、计算机、音乐、舞蹈、太极拳、京剧、家政(包括烹饪、花卉盆景、摄影、裁剪)等22个专业,68门课程,聘任兼课老师100多名,在校班级197个。
  “这次扩容改建,我们添出了多个热门课程的专用教室,像书画、舞蹈、器乐、音乐、计算机等,多媒体教学设备得到广泛应用,建成校园局域网并接入宽带网——在民政局的大力支持下,福利彩票基金捐赠了200多万元的教学设施设备。”董校长说。
  医务室进校园学员享免费保险
  教学场所大了,设备“升级”了,人性化的细节也更到位了。“苏州人说‘老小老小’,老年人和孩子一样,需要倍加呵护,办学场所的诸多细节必须充分考虑他们的实际情况,确保安全和方便。”董校长说。
  他告诉记者,此次新建、改建的教学楼、通道铺地除了部分用了地板以外,都用了PVC防滑材质;楼梯上下都采用了双扶手;灯光设计也考虑到老年人的情况,强调亮度也关注柔度;以往的人工开水炉不安全,这次全部装上了电暖水炉;卫生间的防滑、坐便器也都针对老年人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合理安排……
  老年人的安全无小事,今年在卫生局的支持下,市老年大学里设立了医务室。医生都是专业医院派驻的,学员可以在这里可以刷医保卡配药,更重要的是万一有学员突发疾病或意外受伤,专业医师可以在第一时间给予急救处理。
  董校长介绍,虽然今年把报名学员的年龄门槛划到了80岁,但统计发现,仍有约300名80岁以上的老学员,“老年人重感情,况且每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不同,也不能完全一刀切。尽管学校会要求老人的家属子女签同意书,但安全隐患还是挺大的。”为此,校方一直在努力为学员们寻求一份保险。经过多次沟通,最终太平洋保险公司愿意支持这个计划,学校为8000名学员买了份集体保险,每一位学员在上学途中或在校发生意外,都可以得到赔偿,最高赔偿额达5万元,这样的做法全国领先,“学员不用自己交一分钱,而学校每年向保险公司交3000元,这是一项公益性事业。”
  “虽然给每位学员买了保险,但不希望去领一分钱。”董校长笑着说,“希望每位老人都能健健康康地来上学,平安快乐地回家。”
  2012年苏州全市居民平均期望寿命81.77岁,60岁以上户籍老人超过144万。“说到养老,可不是吃饱穿暖的基本要求了,老年人有精神追求,有文化需求,许多‘老三届’、‘新三届’因为时代原因错过了上大学的机会,到夕阳红的时候圆了大学梦,这里有许多感人的故事。”董宙宙校长介绍说,目前除了市老年大学,苏州各区县、乡镇的老年大学也正蓬勃发展起来,粗略统计,全市老年大学生的人数有近三万,“感谢为老年事业添砖加瓦,提供无私帮助的社会各界,也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关注银发族的文化养老需求,让更多的老人圆大学梦,享受丰富多彩的精神财富。”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邻居老人生病,她和家人轮班侍候
  • 2016/8/1 16:12:08
  • 失智老人,愿你被世界温柔相待
  • 2016/7/22 14:05:39
  • 罹癌老军医治愈4000穷乡亲
  • 2016/7/19 19:06:48
  • 八旬老太成了健美明星
  • 2016/7/19 19:04:43
  •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20年
  • 2015/11/6 13:56:05
  •  热点文章导读 
    亲人临终前,我们该怎么办!
    倡导居家养老
    儿子欠下千万巨债远走他乡 七旬老母卖
    民 谣 四 首
    生活是一面镜子
    眼不花能穿针引线,爱动脑自制九连环
    “天坛大爷”名扬海外
    义务管护公共树木38年
    78岁上大学:我要做一个新时代的奋斗
    河北农大退休教授妙手著神奇 变废为宝
    老年人应该向年轻人学习的9件事
    社论:公共自行车何必对老人设门槛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
    七旬老人3年手绘百米长画 记录农村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