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侄子正在伺候平喜宝喝水。 雪洁 摄
时间:1月25日
地点:石市杜北小区
人物:平喜宝(男 91岁)
平喜宝自述:我在家排行老大,下面还有3个弟弟。旧社会,家里穷,年轻时,我和老二一直没有娶上媳妇。老三生下来不久就送给了别人,只有老四生在新社会,后来还上学、参加工作,找到了铁饭碗。四弟结婚后,生了一男三女。遗憾的是,他50多岁的时候就得病死了。
渐渐地,孩子们都大了,3个侄女出嫁后,就剩下侄子平爱国这一根独苗了。年轻时,我东奔西跑,四处打工挣钱,养活老爹老娘和自己。后来,年龄越来越大了,干不了重活了,再加上又有了病,出不了远门了。
侄子和侄媳妇,很关心我,经常到家里看我,还干这干那的。我的身体稍不舒服,他们就给我拿药,陪我去看大夫。人心都是肉长的,他们小两口这么照顾我,我总觉得过意不去。
七八年前的一天,我突然感冒发高烧,烧得迷迷糊糊的,觉得自己可能要死了。恰巧侄子来看我,他摸了摸我的额头,拉着我的手,使劲儿喊大伯大伯。他给我吃了退烧药,又请来大夫给我瞧病。我的心里难受极了,发愁以后的日子咋过。这要是得了急病,死在家里也没人知道啊。我越想越害怕,越想越不敢想。爱国可能看出了我的心思,安慰我说:“大伯,往后您就搬到我那里,吃饭穿衣、看病住院,我全包了,我给你养老送终,您老一切放心……”听了他的话,我的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我这是哪辈子积的福,怎么让我摊上一个这么好的侄子啊。从那以后,我就搬到了他家。
爱国两口子待我很好,一天到晚,他们啥活儿都不让我干。有时,我闲得难受,想帮他们做些扫地之类的家务活儿。他们还怕我累着,还说要是憋闷得慌,就去找附近的老人们说话。在他们家,我吃着可口的饭菜,穿着柔软舒适的衣服,别提多高兴了。尤其是侄媳妇,真是太细心了。每到换季的时候,就给我买衣服、鞋子。衣服稍微脏一点儿,侄媳妇就催我换上干净的。不管是里面穿的,还是外面穿的,她二话不说就洗了。
这几年,他们夫妻俩每年都会陪我做一次体检。一旦发现身体不好就马上领着我看病治病。对于一些慢性病,侄子就特别在意。比如,我血压不稳,他不仅遵医嘱,让我常吃着平稳血压的药物,还隔三差五给我量血压。很多人都羡慕不已,说我命好,摊上了个好侄子。要我说,侄媳妇也不赖,要是没有她这些年的照料,我早就见阎王去了。
现在,我除了有些耳背和眼花外,基本上没什么大毛病。每天上午和下午,我都会骑着三轮车,绕着小区转两圈。他们知道我爱热闹,附近有庙会、演出等联欢活动时,不用我张罗,他俩就陪着我去。我常常想,亲生儿子对待老爹莫过如此,一个侄子能对我这样真是太难得了。在此,借贵报一角,表扬一下侄子和侄媳妇,有了他们,我就有了靠山,老有所养、老而无忧了。
■记者感受
平喜宝老人的故事,让人感觉很温暖。人间自有真情在,一个侄子做的,比一些亲生儿子还要好,实属难得。我想,这也是平老长寿的秘诀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