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省法学会老年法学研究会 >> 社会广角
七旬阿婆两度被骗“协议”追债又是圈套
        正文浏览次数:785
  2014/12/11 0:08:16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两次上当受骗后想追回被骗的上万元,没想到再一次遭遇骗子,被对方花言巧语骗走2000元!昨日,越秀区年近七旬的陆婆婆(化名)向本报反映了其屡次被骗的经过。陆婆婆提醒广大老人,不要轻易相信他人可帮助追讨欠债的谎言,提高警惕勿上当受骗。


     一骗:好心借钱却收不回


     陆婆婆告诉记者,她退休十几年了,一直靠微薄的退休金生活,手头本来就没有多少积蓄。去年,一个旧同事将其亲戚梁某介绍给她,梁某30来岁,说是在一家酒业公司上班。双方认识后,好客的婆婆经常叫梁某来家中吃饭。后来好几次,梁某提出需要些钱应急,陆婆婆见他“外表看来很诚实”,几次下来借出了3千元。


     到了年底,陆婆婆妹妹的儿子要在广州找工作,当时就想托梁某帮忙,将其介绍进公司。梁某一口答应,并很快回复说办好了一切手续。在约好去上班头一天,梁某忽然说要进公司就要加盟,必须要交1万元。交钱的要求被拒绝后,梁某马上消失了。陆婆婆后来多次打其手机,结果成了空号。陆婆婆按其原来留下的联系地址,均找不到此人。


     二骗:买保健品血本无归


     而陆婆婆第二次被骗的经历则比较常见。自今年3月中旬起,陆婆婆开始购买外地某厂家的醋保健品来喝。一开始她买了上千元的产品,后来被对方鼓动,说是做什么投资,又买了4000元。结果过一段时间,发现公司承诺根本兑现不了,本金全无,也根本没钱可赚。到陆婆婆和其他老人一起找到公司时,却发现骗子公司在诈骗到数目不菲的款项后,其头目已卷款潜逃。


     三骗:签“协议”委托追债


     两次被骗的经历,让陆婆婆心里一直很不舒服。没想到,她很快陷入新一轮的骗局。


     原来,陆婆婆以前买醋时,会有一个陈某送货上门,几次下来,两人就混熟了。有一天,陈某找到陆婆婆家里,说广州有专门帮人代办追讨债款和债款手续费的公司,他有朋友在那,可以帮忙。几次劝说,陆婆婆心动了,和陈某达成协议,还签订了“协议书”。协议书上说明,陆婆婆委托该公司帮忙追讨债务,总额1万5千多元人民币,时间为2005年3月15日~5月15日,服务报酬为4千元。


     协议中还说明,如果公司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追讨任务,将赔陆婆婆8千元。因手头无钱,陆婆婆先交了2千元服务费,约定下次再交2千。后来由于一直拿不到收款凭据,陆婆婆起了疑心,开始寻找该公司,与陈某联系,却发现其手机号成了空号。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七旬老人被钱迷眼 轻信“捐精生子”骗局
  • 2015/7/7 10:40:49
  • 老汉卖了房子17年后悔 起诉讨房成功
  • 2015/5/27 10:08:57
  • 石家庄七旬老人给缝纫机换个零件 被骗两千多元
  • 2015/2/5 14:48:26
  • 七旬老人住院遇陌生男探病 谎称儿子同事骗走2500元
  • 2014/12/11 0:11:08
  • 七旬老人找老伴 险被骗走4万元
  • 2014/12/11 0:10:57
  •  热点文章导读 
    养老金全国统筹方案年内将出 资金配置
    老年人商业保险又贵又少 已成保障盲区
    家用理疗仪用上超声波?骗人!
    老人家办养老保险不方便怎么办
    石家庄一老人盲目投资用7万养老钱买3
    老人的悲凉
    保健品“坑老”:“四大套路”设置“亲
    养老产品高额回报未兑现
    老人立遗嘱是否需要见证人
    放弃继承权就能不赡养老人?
    国家发展改革委 民政部关于规范养老机
    石家庄:养老机构医务室要配备医师护士
    全国首部居家养老条例或5月起实施明确
    车票里含不含保险(健康维权)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