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文艺风采
首页 >> 老年文艺风采 >> 民间老艺人
【寻找即将消失的老手艺】钢笔外壳刻字
        正文浏览次数:2412
  2015/1/8 14:43:27    来源:河北新闻网    作者: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在盐山县敬老院,77岁的席宝成老人,痴迷在钢笔、圆珠笔外壳上刻字,刻花草、鸟兽等,已有60余年。如今,他仍走街串巷,坚守着这个老手艺,也坚守着那份乐趣与追求。
      11月12日,在一所学校门前再次见到这位老人,老人的穿着还是一年前的穿着,蓝色的上衣,围着一个白色围裙。骑的车子依旧是那辆旧自行车。刻字的“家当”仍是一把刻刀、一把线团和几块颜料。他生意不忙,和他聊起了他最感兴趣的老本行——刻字。
      15岁那年,席宝成在大赵村上高小,有一次看见一位卖毛笔的生意人,谁买他的毛笔,他就在毛笔上刻上谁的名字,毛笔卖得很快。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席宝成喜欢上了刻字,并且发展到能雕刻花草和十二生肖图案,同学们也都愿意找他刻刻画画。16岁高小毕业后,席宝成参加生产队劳动,一有时间,他就显示自己的刻字本领。许多人的毛笔、钢笔都留下了他的笔迹。那时候,他不知道利用这个手艺挣钱。到了20多岁的时候,他才想到刻字挣钱。他出乎意料,第一次在学校门前出摊,就挤满了学生,1分钱刻一个名字,2分钱再加一个小动物图案,生意还是蛮不错的。那时候,社员要参见生产队劳动,席宝成干脆刻字挣钱买工分。一个月上缴生产队30元钱,生产队给记上300分工。没下地劳动单凭刻字还能挣工分,并且每个月挣的钱除缴生产队的以外,还有些剩余。为此,席宝成心里快乐着。就这样,席宝成走南闯北,做他的刻字画生意。他曾经在天津待过20多年,天津所有的学校门口,都留下过老人的足迹。微薄的收入只能维持温饱,但席宝成喜欢这行当,他快乐地坚守着,每天乐呵呵的。
      农村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后,席宝成再也不用买工分了,他更加专心从事着钢笔刻字这门手艺。痴迷刀刻的他一辈子没有结婚。2012年,75岁的席宝成住进了盐山县敬老院。他虽不为吃住忙碌,但仍旧放不下他的爱好,有时间,他就骑着自行车干他的老本行。如今,他的经营范围逐步扩大,手机、水杯、小葫芦等等,这些小物件都能刻字、画画。凡是顾客需求的,他都能满足。虽然每个小活儿只有几角钱的收入,但是他还是心满意足。如今,席宝成老人除了有点耳背外,身体还算硬朗,每天仍旧乐此不疲。虽然现在,刻字生意萧条,但闲暇时,席宝成仍会骑着自行车出现在学校门口,把弄几下刻刀,执着地追求着自己喜欢了一辈子的手艺。
      谈话间,席宝成老人始终面带笑容。他说:“一辈子的爱好,改不掉喽,我愿干一辈子。”
      学生们上课去了,老人闲了下来。我迫不及待地拿出一支碳素笔,让席宝成老人刻上了我的名字和“吉祥如意”四个字,并且刻上了一只鸽子的图案。一会儿,老人拿颜料一涂,用线团一擦,金黄色的字体刚劲有力,一只金色的鸽子立刻栩栩如生。他的雕刻功力堪称一绝!
      15岁那年,席宝成在大赵村上高小,有一次看见一位卖毛笔的生意人,谁买他的毛笔,他就在毛笔上刻上谁的名字,毛笔卖得很快。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席宝成喜欢上了刻字,并且发展到能雕刻花草和十二生肖图案,同学们也都愿意找他刻刻画画。16岁高小毕业后,席宝成参加生产队劳动,一有时间,他就显示自己的刻字本领。许多人的毛笔、钢笔都留下了他的笔迹。那时候,他不知道利用这个手艺挣钱。到了20多岁的时候,他才想到刻字挣钱。他出乎意料,第一次在学校门前出摊,就挤满了学生,1分钱刻一个名字,2分钱再加一个小动物图案,生意还是蛮不错的。那时候,社员要参见生产队劳动,席宝成干脆刻字挣钱买工分。一个月上缴生产队30元钱,生产队给记上300分工。没下地劳动单凭刻字还能挣工分,并且每个月挣的钱除缴生产队的以外,还有些剩余。为此,席宝成心里快乐着。就这样,席宝成走南闯北,做他的刻字画生意。他曾经在天津待过20多年,天津所有的学校门口,都留下过老人的足迹。微薄的收入只能维持温饱,但席宝成喜欢这行当,他快乐地坚守着,每天乐呵呵的。
      农村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后,席宝成再也不用买工分了,他更加专心从事着钢笔刻字这门手艺。痴迷刀刻的他一辈子没有结婚。2012年,75岁的席宝成住进了盐山县敬老院。他虽不为吃住忙碌,但仍旧放不下他的爱好,有时间,他就骑着自行车干他的老本行。如今,他的经营范围逐步扩大,手机、水杯、小葫芦等等,这些小物件都能刻字、画画。凡是顾客需求的,他都能满足。虽然每个小活儿只有几角钱的收入,但是他还是心满意足。如今,席宝成老人除了有点耳背外,身体还算硬朗,每天仍旧乐此不疲。虽然现在,刻字生意萧条,但闲暇时,席宝成仍会骑着自行车出现在学校门口,把弄几下刻刀,执着地追求着自己喜欢了一辈子的手艺。
      谈话间,席宝成老人始终面带笑容。他说:“一辈子的爱好,改不掉喽,我愿干一辈子。”
      学生们上课去了,老人闲了下来。我迫不及待地拿出一支碳素笔,让席宝成老人刻上了我的名字和“吉祥如意”四个字,并且刻上了一只鸽子的图案。一会儿,老人拿颜料一涂,用线团一擦,金黄色的字体刚劲有力,一只金色的鸽子立刻栩栩如生。他的雕刻功力堪称一绝!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巧手绣得“猫头鞋”
  • 2015/9/14 10:49:00
  • 一位自得其乐的老者
  • 2015/8/6 11:24:06
  • 古稀老人收藏800多部相机 欲卖出陪老伴旅游
  • 2015/8/4 15:11:04
  • 七旬农民翁的八年石雕情
  • 2015/7/23 10:45:20
  • 老张心中有杆“秤”
  • 2015/7/16 14:36:24
  •  热点文章导读 
    一位自得其乐的老者
    侯金山:老年风采摄影作品(五)
    侯金山:老年风采摄影作品(八)
    古稀老人收藏800多部相机 欲卖出陪
    晨练大妈头顶小猫金鸡独立 引网友点赞
    品茶悟道皆妙哉——访著名军旅书法家张
    老有所乐、所为的农民书法家孙英华
    张增良——河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梅花香自苦寒来——记封龙山书画院院长
    【河北梆子】蝴蝶杯——出城来步轻快和
    巧手绣得“猫头鞋”
    一次盛况感人的巴黎书法艺术展——访省
    河北书法家籍育贤书法作品欣赏
    老张心中有杆“秤”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