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首页 >> 热点新闻 >> 省内老年新闻
60岁健康老人照顾70岁高龄老人
        正文浏览次数:89
  2014/12/13 10:52:52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苏进云大妈(左)和冯翠大妈既是互助养老的对子又都参与过爱心储蓄,爱心存折记录了她们的奉献本报记者 赵威 见习记者 陈腾飞摄

 

      省会尖岭社区1200位老人乐享“爱心互助养老”

 

      60岁健康老人照顾70岁高龄老人

 

      □本报记者 潘文静 本报见习记者 邢杰冉 河北新闻网记者 党 培

 

      在石家庄市尖岭小区,天天都会上演这样温馨的一幕:60多岁的健康老人热心照料70多岁的高龄老人。而当60多岁老人年纪大了或是遇到困难时,就会有其他志愿者前来帮忙。两年多来,这项爱心接力一直没有间断,这都得益于该小区实行的“爱心储蓄”机制。

 

      储蓄爱心:低龄老人帮高龄老人

 

      尖岭小区64岁的苏进云阿姨有一个“爱心储蓄存折”,上面记载着她从2009年3月至今为高龄老人服务的时间和内容。帮73岁的刘大妈理发、给90岁的姜大爷做饭、陪82岁的齐大妈聊天……两年多来,苏阿姨志愿服务20余次。

 

      “咱这个存折存的不是钱,是爱心!”12月28日,正在70岁的冯翠阿姨家志愿服务的苏阿姨满足地对记者说。“虽然咱做好事不求回报,但是一想到老了以后也有志愿者来帮咱,心里就特别踏实。”苏阿姨说。“家里就我一个人,多亏了小苏经常来陪我聊天,要不我这心里可闷得慌了。”冯翠阿姨拉着苏阿姨的手说。正说着,冯翠阿姨家的门铃响了。原来是另一位社区志愿者——— 45岁的侯秋辉来给她送电卡。“冯大姐有关节炎,不方便去买电,快用完时我就帮她买一下。”侯秋辉说。

 

      冯翠阿姨虽然是一位独居老人,可在苏进云、侯秋辉等志愿者的关怀和照顾下,她的晚年生活充满了温情。

 

      “尖岭小区是一个老龄化比较严重的老旧小区,像冯阿姨这样的空巢老人有1200多人。这些老人由于生活困难多、身体状况差,容易发生一些意外。因此,关心老人生活、开展温暖服务就成为社区工作的重点。为了让社区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志愿服务中来,从2009年开始,我们开展了‘爱心储蓄’为老服务活动。号召45岁至65岁之间的低龄健康老人为高龄老人服务。志愿服务后,会有小组长核实、记录服务时间和服务内容。当这些低龄老人成为高龄老人后,同样能优先享受别人提供的等时服务。同时,社区每年会将服务时间长、在居民中有影响力的志愿者上报市、区有关部门进行表彰。‘爱心储蓄’活动受到了社区居民的欢迎,目前已经有200多位居民注册成为‘爱心储蓄’志愿者。”尖岭小区社区党委书记纪月才介绍说。

 

      收获爱心:为居家养老提供保障

 

      70多岁的冯秀芳阿姨就是“爱心储蓄”活动的志愿者和受益者。

 

      几年前,冯秀芳阿姨是小区里出了名的“热心肠”,是首批加入“爱心储蓄”活动的志愿者。楼上80多岁的向大妈行动不便,她主动帮忙做饭、打扫卫生;邻居一位大爷腿脚不灵活,她就帮着买菜、做饭;得知哪位空巢老人心里不畅快,她就上门陪着聊天、下棋……她给许多高龄老人送去了快乐和温暖。这两年,冯秀芳阿姨的右腿因为摔伤而行动不便,她被医生告知需要在家中静养。“老伴已经去世、女儿又住得远,自己可怎么生活啊?”正当冯阿姨一筹莫展时,“爱心储蓄”志愿者敲开了她的家门———“大姐,您不能外出,今后我们来照顾您的生活。”

 

      都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冯阿姨种下的爱心种子,长成了参天大树,成为了她生活的依靠。往日为别人奉献的冯阿姨,开始享受别人的奉献带来的快乐和温暖。

 

      家里没菜了,她打个电话,立刻有志愿者送菜上门;感到寂寞了,她打个电话,立刻有志愿者来陪她聊天……

 

      “目前,尖岭小区的‘爱心储蓄’为居家养老提供了机制保障和人力支持,非常适合像尖岭小区一样的老旧小区学习。”石家庄市裕华区副区长徐圣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爱心升值:邻里情深犹如一家人

 

      记者在尖岭小区采访时,有一个深刻的感受:这里的邻里关系非常好,居民相处得像亲人一样:走在路上,看到有老人提重物,社区居民就会上去帮忙;楼上大妈闪了腰,不能做饭,楼下的就会主动上门做饭;谁赶上有事,不能接孩子放学,就会有邻居主动承担……“通过居委会牵头开展志愿服务,消除了居民之间的陌生感和隔阂,沟通了邻里之间的感情,也让居委会赢得了居民的信任。把钱存到银行能得利息,把爱心存到社区也能得利息。这个利息就是增进邻里亲情,共建和谐社区。”纪月才说。

 

      如今,在尖岭小区已经形成互帮互助、互敬互爱的风气,这也为该社区各项志愿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该社区又建立了为老人提供送货上门服务的“爱心超市”、疏导居民心理压力的“阳光心灵驿站”、为社区留守儿童提供休闲活动的“留守儿童之家”……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78岁老人挥毫纪念唐山抗震40周年
  • 2016/7/21 13:16:09
  • 老人心中的好儿子
  • 2016/7/21 12:55:56
  • 秦皇岛海港区东方明珠城第二社区免费为老人发放黄手环
  • 2016/7/18 12:46:35
  • 承德平泉县为经济困难老人购买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
  • 2016/7/18 12:43:19
  • 民政部:我国60岁及以上老人占比逾16%
  • 2016/7/18 12:34:44
  •  热点文章导读 
    九九重阳节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长江沉船事故反思:低价夕阳红团常让老
    东光县七旬老农痴迷根雕成为民间工艺美
    让“银发红利”加速释放
    游子“微信红包”情暖家乡孤老 游子微
    一组关于敬老爱幼 石家庄幸福省会的图
    九旬老党员的人生坚守
    张家口八旬翁练成瑜伽达人 免费施教
    陈梅生一生献身革命
    黄骅72岁老人将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
    失独家庭特别扶助金提高
    先啃老后甩老 被“榨干”的老人何去何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