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燕赵都市报冀东版记者贾俊秋通讯员王蕊文/图
一把把刻刀在油润的皮面上灵动翻飞、一根根毛笔为生旦净丑渲染上缤纷的色彩……本是毫无生命可言、受制于人的傀儡,就在古稀老人周立存这一刻一描中栩栩如生。时间刹那停止,耳边仿佛响起了喧闹的锣鼓、铿锵的乐声、悠扬的唱腔。那大戏台上花肚皮的八戒憨态可掬,头戴花翎的牛魔王威风凛凛,身穿虎皮裙的悟空更是不可一世,台下坐在小板凳上冻得红了小鼻头的孩子看得目不转睛,叫好声连绵不断……
历经风霜,两鬓斑白的古稀老人——周立存每天最大的爱好就是端坐桌前,神情专注雕刻皮影。他从小就爱皮影,别人在外摸鱼、掏鸟时,他在安静的刻着皮影;别人打闹、嬉戏,他也在刻皮影……可四十年前的文化大革命如同一场飞来横祸使皮影遭遇“破四旧”的噩运,过去无论逢年过节、喜庆丰收、祈福拜神、嫁娶宴客、添丁祝寿都会出现的的皮影行业万户凋零,一蹶不振。周立存被迫放下刻刀,远离他的挚爱。
“这刻刀就是笔,这刻刀就是我们艺人的生命……”是啊,周立存怎么忍心就这样放弃他的“生命”。四十年后,已经72岁的他毅然捡起了自己钟爱的皮影,与“她”再续前缘。闲了这么久,手生了不怕,夜以继日、废寝忘食总会刻好。果不其然,三年后,那黑衣皂靴帅气逼人的武松,不可一世的吊睛白额大虎……再次“蹦”出了皮面。“我们家这老头子绝对有“坐功”,一天能12个小时不动地方的在这刻皮影……”对于周立存的皮影事业,老伴虽有抱怨却仍是支持,只是担心他七十多岁的身体会支撑不住。
皮影精雕细琢,巧夺天工的色彩造型倾倒了无数的人,这制作起来并非想象的那样简单。皮影是采用皮革为材料制成的,出于坚固性和透明性的考虑,又以牛皮和驴皮为佳。上色时主要使用纯色的透明颜料,使得皮影人物及道具在后背光照耀下投影到布幕上的影子显得瑰丽而晶莹剔透,具有独特的美感。从刻画图形到雕刻等复杂的工艺会花去周立存数星期的时间,这还不包括此期间因任何一个小错误而导致无法修改,前功尽弃的可能性。不仅如此,皮影人物一定要尊重历史,无论是人物造型风格还是头饰花珠都要符合当时人物的特征,所以,中央电视台的戏曲频道就成了周立存的“历史百科书”。
“以前没有电视,没有电脑,皮影就成了娱乐活动,甚至在家的农村妇女都会跟着唱上几句,现在的孩子们……”面对如今皮影的现状,周立存不免忧心,为此他还到五里营小学免费教孩子们刻皮影,毫不吝啬地将自己的手艺奉献出来。现如今,小孙女只要考试得了前几名,周立存都会送给她皮影作为奖励。闲来无事,孙女也会帮他刻一刻皮影的外形。“这小孩还要我给他刻一套金陵十二钗当嫁妆呢!”周立存笑着说道。皮影是一代人的回忆,它不吝于动漫对现在孩子的意义。皮影的世界放佛就是一场穿越剧,穿越了文本,穿越了历史,穿越近了周立存的心里。
一口叙说千古事,两手对舞百万兵。皮影作为戏剧,比莎士比亚早1800年;作为影像,比卢比埃尔发明的电影早了2100年,作为民间具有“摇滚”精神的音乐,比猫王早了2150年。这小小的皮影是民间文化艺术的“瑰宝”,是周立存一生都不想遗失的另一半。图片说明:古稀老人每日雕刻不闲。
编辑:秦建军 来源:燕赵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