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转续办法下半年出台
正文浏览次数:280
2014/12/13 11:25:46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事业单位养老改革退休人员待遇不会大幅降低,退休年龄是否延长将综合考虑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11日在接受中国政府网在线访谈时,对社会普遍关注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相关热点问题进行了回应。他说,尽管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但中国任何时候都能够养活自己的老年人,事业单位养老改革不会大幅度降低退休人员待遇。
不久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已将《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解决跨省流动就业的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问题指日可待。那么,这一办法何时能够出台实施呢?
胡晓义表示:“我很乐观地估计,今年下半年一定会出台实施。”
据胡晓义介绍,该办法于今年春节前后在全社会征求意见,社会反响非常热烈,各界人士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补充、修改、完善的建议。目前,有关部门正根据各方面的意见,对这一办法进行进一步的修改补充。“要保证办法一出台实施,所有的关系都能接上。”胡晓义说,《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办法》同时也将在下半年出台。
事业单位养老改革不是甩包袱
今年初,重庆等5个省市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正式启动。目前,进展情况如何?
胡晓义表示,对事业单位进行科学分类是试点的首要任务之一,是整个改革的前提。目前,这个工作正在进行中。
对于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有人认为是为了财政甩包袱,有人认为是大幅度降低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退休待遇水平。对此,胡晓义认为,这都是误解。
胡晓义指出,改革一是要解决由单位保障变成社会保障的问题,在全社会范围内统筹互济;二是要解决权利和义务对等的问题,鼓励大家更好地做贡献,多缴费,长时间缴费。
胡晓义说,国务院在研究试点时很明确,就是“老人老办法,中人逐步过渡,新人新制度”,原则是“就高不就低,逐步过渡”。筹资的结构是“单位交一部分,个人交一部分”,具体筹资比例是试点当中的内容。
是否推迟退休年龄将综合考虑
有消息说,中国政府正在考虑推迟退休年龄以应对养老金支付压力。
对此,胡晓义认为,这是一个重大决策,要经过非常细致深入的研究,综合各方面情况才能决定。从国际上的经验来看,即使作出了决策,也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胡晓义指出,退休年龄关系到养老保险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在我国要从现阶段国情考虑,既要看到老龄化给养老金带来的压力,又要看到我国人口多、劳动力供应丰富、就业压力大这样一个长期存在的现实,在这两者之间实现平衡,综合考虑。
胡晓义说,目前我国劳动力供求情况是“有多有少”。多是普通的劳动力多,少的是高等专业技术人才。有些地方尝试对一些短缺的人才和岗位实行弹性退休时间,弥补高端人力资源市场的不足,胡晓义认为这是一种积极的尝试。据新华社
北京试点取消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公费医疗
据京华时报消息 作为北京市医疗改革唯一试点区,平谷区5月起在全市率先试行公费医疗并入基本医疗保险改革。全区2万多名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在职职工和退休人员将不再享受公费医疗,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据悉,医疗保险改革改变了公费医疗项目经费政府全部负担的形式,由单位及职工个人共同缴纳保险费,且缴费水平与工资挂钩。同时已建立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个人账户、大额费用互助金和退休人员补充保险。
人保部:高校毕业生到8月底就业率达80%
据新华社电 记者11日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获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要求,6、7、8三个月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到8月底,力争使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0%。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介绍,下半年,要以提高政策实效为重点,推进更加积极就业政策的落实,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推进统筹就业。尹蔚民表示,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尚未见底,这场危机对就业的不利影响还将进一步显现,影响的周期会更长,波动也会更大,要做好最困难的准备。(资料图片:老人领取养老待遇资格证和养老金存折 记者 徐元宾 摄)
(责任编辑:xhcen)
热点文章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