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搭建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平台
正文浏览次数:621
2014/12/13 11:35:16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本报讯 近年来,山东省各地紧紧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着眼实现“六个老有”的目标,积极搭建老年人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平台,促进了经济文化强省和和谐社会建设。
发挥专长促发展
该省各地抓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战略机遇,普遍采取建立老年人才库、开办老年人才市场、建立老专家科研基地、组织开展专项行动等形式,积极搭建老年人促进社会发展平台。由东营市老龄办牵头创建的老年科研基地,先后开展了60个科研项目,为黄河三角洲建设高效生态经济区作出了贡献。烟台市老科技工作者在烟台、威海、日照、潍坊等地建立了万亩丹参生产基地,为农民增收致富创出了一条新路。据不完全统计,该省老科技工作者创办的示范项目已达500多个,这些项目分布于农业、工业、卫生、教育等各个领域,成为了辐射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力引擎。
奉献爱心促和谐
该省各地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广大老年人立足实际、奉献爱心,为和谐社会建设贡献力量。省老龄办成立了山东省“银龄爱心志愿团”,济南、青岛、淄博等市每年组织老年志愿活动万余次,烟台市开展了老年慈善义工行动,注册的老年义工达8000余人,公益服务时间累计70多万小时。淄博市成立了“公交老年志愿服务队”,在客流集中的公交站点,义务疏导乘客,维持上下车秩序。
鼓励创收促致富
该省各地积极鼓励老年人参与经济活动,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莱西市东庄头村老年人协会的528位老人自办蔬菜批发市场,创造资产1258万元,不但保障了他们自身的生活,还带动了周边10万多农户种菜致富。枣庄市台儿庄区引进了20多种适合老年人开展的来料加工项目,与10多家公司达成了长期合作协议,许多健康低龄老人通过无偿技术培训,均可领取操作台及加工模具,参与加工。据统计,每位老人每月可因此获得200元至500元的收入。(单既有)
(责任编辑:xhcen)
热点文章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