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创新社会管理
构建和谐昆明
新闻速读 近来,永宁里社区在此前制作的“敬老地图”的基础上,与卫生服务站联合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记录老年人的身体状况、病史、药物不良反应等,以方便社区工作人员照顾老人,并在老人身体不适时及时进行治疗,避免延误病情。
为更好地照顾、服务辖区老人,西山区永宁里社区与永昌地区卫生服务站共驻共建,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希望通过网络化管理把助老工作进一步细化,为辖区老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本报3月29日A7版报道过“敬老地图”对口服务空巢老人一事。永昌街道办事处永宁里社区制作了一张“地图”,涵盖了辖区8个大院内60岁以上老人、空巢老人的分布情况以及老人的基本信息。摊开这张图,社工人员可很快采集信息并对症下药,这不仅方便了社工对口服务老人,还唤起了社区更多的人志愿加入到服务行列,为老人的晚年生活筑起一道平安防火墙。近来,永宁里社区又在“敬老地图”的基础上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进一步规范对老年人尤其是独居、高龄、孤寡老人的管理。
最近几天,永昌小区金色怡园居家养老服务站格外热闹,早上9点不到,就有很多老人赶来,老人们除了到这里进行普通的休闲、娱乐、足疗、按摩外,还能接受永昌地区卫生服务站医生提供的免费体检,建立个人健康档案。永宁里社区本次免费体检项目包括血糖、血压、心电图及内外科常规检查,同时还为老年人采集病史及家庭信息,建立、完善老年人健康档案。
说起为辖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永宁里社区陈兰芬书记解释,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我国老龄化进程正在加快,从永宁里社区人口比率数据里也能明显看出社区老龄化较严重,社区现有60周岁以上老人570余人,空巢老人30余人,占总人口的15%,老人们都希望得到更便利的医疗服务。为此,永宁里社区想到利用居家养老服务站这一平台,加强对老年人的健康管理,提供更加便捷、温馨、周到的服务。“在与永昌地区卫生服务站周院长多次交流后,大家想到了利用‘敬老地图’原有的数据,在其基础上再把每一位老年人的身体情况详细地进行记录,依据健康档案的记录,让空巢、孤寡、残疾老人在家就能享受到服务站的健康安全服务。”陈兰芬说。
健康档案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建立档案后又怎样落实到每一个老年人身上呢?永昌地区卫生服务站周院长说,在卫生服务站有一个专门的网络平台,打开这个网络平台就可以查找到辖区所有60岁以上老年人的信息,其中包括老年人个人基本信息、身体健康记录、病史记录、近期用药记录、对药物不良反应及慢性病史等内容。“通过查阅健康档案中的详细情况,我们能随时对老人们平时的生活状态进行监控,如果发现老年人身体不适,我们能第一时间建议老人及时做进一步的治疗,避免延误病情。有了卫生服务站的日常监测,最重要的是可以减少紧急情况发生。”周院长说,由于健康档案是永昌地区卫生服务站医生亲自建立的,医生们对每个老人的身体健康状态都十分了解。当其身体不适到卫生服务站进行治疗时,患者可避免再重复做一些“不必要”体检的麻烦,不仅节省时间,也为患者家属减少开销。
目前,永宁里社区建立健康档案的工作已经开始,社区与永昌卫生服务站此前为辖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了为期12天的免费体检活动。等金色怡园居家养老服务站免费体检活动结束后,医生与社区工作人员还将走访辖区独居、高龄、孤寡老人,进一步完善档案。“我们现在先借助金色怡园与‘敬老地图’的平台,等永宁里社区的老年人档案全部建全后,再逐步向永昌13个社区推广。”周院长说。
记者佟薇发自永宁里社区
(本文来源:昆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