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90岁高龄的谭婆婆丈夫早年病亡,三个女儿远嫁他乡,却幸得这份“邻居之爱”
东莞时间网讯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对于这句话,住在厚街镇河田社区白石坑90岁高龄的谭章深有体会,让她感受到亲人般温暖的人,就是住在离自己家50米远的姚秀敏。姚秀敏从嫁进河田社区白石坑起,就无怨无悔地关心照顾这位与自己非亲非故的谭婆婆,这一照顾,已是17个年头。
嫁进河田白石坑就开始照顾老人
今年45岁的姚秀敏是河田社区白石坑的一位普通农民。17年前经人介绍,姚秀敏从家乡广西嫁进河田白石坑。在一次与邻居的闲聊中,姚秀敏得知,离自己家不远处住着一位70多岁的谭章老人。老人丈夫早年病亡,且三个女儿早已远嫁,剩下她一人独居在河田白石坑,生活过得十分清苦。
听了邻居们的讲述后,姚秀敏心生怜悯,萌生了照顾老人的想法。就这样,从那时起,28岁的姚秀敏主动承担起照顾谭婆婆生活起居的重担。看见老人行动不方便,姚秀敏就帮着做家务;村里没有自来水,姚秀敏就挑着水桶到水井为阿婆挑水;逢年过节,她给阿婆包粽子、做年糕;待到自家水果收成时,也不忘给阿婆留一份……
特别是在谭婆婆生病不能自理,三个远嫁的女儿又不能及时赶回来照顾时,姚秀敏独自承担了“护理”工作。每一顿饭,姚秀敏都要像喂小孩似的,一小勺一小勺地喂老人吃饭。
送收音机让老人过足“古”瘾
除了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姚秀敏更注重与老人进行心灵沟通。一有时间,姚秀敏就去老人家中串门,与老人聊聊天,谈谈心。
在这个过程中,一个偶然的机会,姚秀敏发现谭婆婆有个小嗜好——听电台“讲古”。原来早前,谭婆婆的丈夫为了消遣解闷,在市场上买了一台收音机收听故事节目。在做好家务后,闲来无事的谭婆婆陪着丈夫一起收听节目,渐渐地,谭婆婆也迷上了听电台“讲古”。可惜的是,在谭婆婆丈夫去世后不久,陪伴了他们多年的那台收音机也“寿终正寝”。姚秀敏暗暗地将此事记在心里。过了几天,姚秀敏特地抽空到市场上买了一台小收音机送给谭婆婆,让她过足“古”瘾。
“如果不是她我死了都没人知道”
昨日,记者来到了河田白石坑见到了这位90岁高龄的老人。谭婆婆除了有一只眼睛看不见,耳朵有点聋之外,精神特别好。此刻,她正在家边的菜地里查看菜苗。姚秀敏看到,赶紧上前搀扶谭婆婆,叮嘱谭婆婆一个人不要去菜地里,下过雨路滑。谭婆婆一见到姚秀敏就来了兴致,两人你一言我一语,有说有笑,亲如母女。
随后,姚秀敏搀扶着老人,进了屋中。在一般人看来,老人住的房子一定很脏,还可能带有臭味。但当天记者在谭婆婆的家,却看到了完全相反的一种景象:地板整洁,家什整齐,被褥干净清爽,屋子没有半点难闻的味道。
在得知记者的来意后,谭婆婆连连称赞姚秀敏,说:“她是个好人,她经常来看我,跟我聊天,如果不是她,我死了都没人知道。”谭婆婆告诉记者,她的女儿都嫁到外地去了,每月也会回来看她几次。这些年多亏姚秀敏照顾她,好多次都是姚秀敏发现她在家里生病了,通知她的家人的。有一次,姚秀敏忙得没抽出空去看望谭婆婆,恰巧谭婆婆也好几天没出来,第二天一大早,姚秀敏赶紧跑到谭婆婆家,只见老人正躺在床上呻吟,于是她赶紧打电话通知谭婆婆的女儿们。
■故事之外
言传身教之下
姚秀敏的儿女也常来陪老人
在姚秀敏的言传身教下,姚秀敏的儿女也常常到谭婆婆家中,陪老人聊天。姚秀敏的女儿说:“妈妈不仅生我养我,还教会我如何做人。我为我的妈妈感到骄傲和自豪。”
虽然姚秀敏悉心照顾谭章阿婆17载,但她对自己所做的一切觉得“都是理所当然的”。姚秀敏认为,她其实也没有做什么,“我也是远嫁外地的女儿,很少有时间照顾自己的母亲。我也只是尽了一点点力。做了该做的事,尽量让阿婆的晚年过得好一点,做邻居是一种缘分,我帮得到的一定要帮!”
编辑: 漠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