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通讯员 巴东卫 董明 本报记者 王春燕
日前,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热潮正一浪高过一浪,沙河口区广大退休人员也不甘示弱。截至目前,全区共有4万余名退休人员活跃在全区9个街道88个社区,成为发挥余热的中坚力量。
老年保洁队兼管“闲事”
9个街道、88个社区,4万余退休人员组成了百余支“老年”保洁队,他们每天义务在居民区清除垃圾、杂草,清理楼道、刮残标,还随时进行巡查,发现有人乱扔垃圾、杂物或损坏公物,总要上前管一管。
桃山社区的退休人员崔丛花已年过古稀,短短两个月里,义务服务近百小时,清理野广告25次、5000余张,并带动身边的居民义务清理楼道的野广告达30余人次、10000余张。南沙街道台扩社区还成立了一支以老党员为主体、平均年龄65岁的“老大妈巡逻队”。老人们每天除了义务保洁,还坚持在辖区内进行两次安全巡逻,无论刮风下雨,还是烈日酷暑,从不间断。在台风“梅花”过境时,老人们在巡防时发现社区有26棵树有倾倒的危险,立即与社区和物业联系,把树扶好加固。巡逻中,她们多次及时发现和阻止了危害居民财产安全的坏人坏事,成为辖区的一道安全屏障。
老年协勤员兼职“导游”
“沙河口区交管部门要组织一支1000人的退休人员义务交通协勤队伍”。消息一传出,立即得到了退休人员的响应。很快,1000余名退休老年交通协勤员就走马上任,活跃在全区各主要商业区、交通要道。记者了解到,这些义务交通协管员平均年龄有65岁。
兴工街道恒苑社区的夏重战、王明胜两位退休老人,每天都在兴工街的十字路口执勤站岗,风雨不误。这里车多人多,夏重战老人一边指挥过往的行人遵守交通规则,一边还为问路的外地人指路。
为了方便外地游客找准方向,他还特意把大连著名旅游景点的位置画成个图,好让问路的游客了解得更明白。王明胜老人则利用自己的摄影特长,每天背着照相机,见到不文明的事或环境脏乱差的场面,就拍下来,及时向街道等有关部门反映,起到了很好的监督作用。
护花老者让废弃花坛“名花有主”
沙河口区许多退休老人争先恐后做起了“护花使者”,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全区共有900余名退休老人主动认领花坛300余个,总面积达到6000平方米,使弃管、废弃花坛全部“名花有主”。
家住马栏街道兰田街的退休老人栾瑾玲,今年已经73岁了,她带领5名老党员,认领了辖区内平日无人管理的7个废弃花坛。经过三个多月的锄草、浇灌,原来杂草丛生、垃圾遍地的卫生死角经过一番“精心呵护”,现在则是月季、芍药、串红、鸡冠花争奇斗艳,引得邻居们都愿意到花坛周围休闲纳凉。 (责任编辑:Newsh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