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特色服务 智能养老更亲民
正文浏览次数:970
家居天津的赵大爷今年69岁,是位退伍军人,儿子任职于某医院的体检中心。根据赵大爷的身体状况,儿子建议他每天午睡半小时至一小时,有助调养身体、缓解疲劳,但老爷子几十年来从没午睡的习惯,因此一直没有接受儿子的建议。可最近,一款移动健康终端改变了他,让他每天都坚持午睡。
当下,智能养老产品如雨后春笋般遍地而生。而作为一种健康移动终端,其根本工作原理是行为识别,老人全天各种行为,包括站、立、走、蹲、摔、吃饭、睡觉等均能通过这款装置进行记录,并将数据传送到服务终端。技术人员通过对这些行为数据的智能分析,在一分钟内就可以将老人的行为状况还原出来,并以天为单位发送到儿女的移动客户端上。
可是以上这些功能并没有让赵大爷感兴趣,他说,许多智能装备都能做到这一点,真正吸引他的是该公司独创的关爱宝服务及他们采取的特殊奖励机制。原来,佩戴e伴的老人,每天都在接受e伴公司的反馈,根据老人一天的行为表现,智能装备公司会给老人打分,在60分以上的老人,根据分值不同会获得不同数额的现金奖励。
笔者了解到,其实,许多老人刚开始佩戴智能装备时都觉得很新鲜,但过些天就弃之一边了,这也是目前多数同类设备共同面对的尴尬。因此,要想长远发展,智能产品只能是一个依托,而不是全部家当。比较而言,基于产品的个性化服务可能更有价值,它让老人明白好好表现不仅有利于自身健康,还能挣钱。虽然在这里奖励只是一种措施,但它用奖励连接了父母和孩子情感,通过工具的沟通让关怀没有距离。
因此,智能养老不仅要推出产品,还要尝试探索一些特色的服务模式,如能够链接亲情的服务、奖金机制等,让智能养老更亲民。
(责任编辑:xhcen)
热点文章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