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首页 >> 热点新闻 >> 敬老月专栏
他是孤寡老人的“好儿子”
        正文浏览次数:4128
  2015/3/30 16:05:20    来源:    作者: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一有时间,魏建泉就陪老人们在一起看报聊天。

        2009年,魏建泉走上了归德镇敬老院院长的岗位。五年来,他把孤寡老人的幸福作为自己最大的幸福与追求,他用自己的真心谱写出了一曲爱的乐章。现在,敬老院的每位老人都会发自肺腑地说:魏院长是我们的“好儿子”。

    痴呆老人将大便拉在裤子里,他亲自为老人换洗

    归德镇敬老院于2009年4月投入使用,总投资120多万元。在入住的老人中,年纪最大的90多岁,最小的也超过50岁,大部分老人伴有失明、聋哑、瘸腿和痴呆等情况,而且性格孤僻,难以沟通。为了照顾好院里的老人,魏建泉开始努力转换角色,学习管理服务、医疗保健和护理医学等方面的知识。孤寡老人到敬老院后,魏建泉与每位老人促膝谈心,了解老人的想法与需求,尽快与他们熟悉起来。患有青光眼、双目几近失明的贾克新和贾克军老人行动不便,吃饭时饭粒经常撒落一地,时常弄脏衣服,魏建泉全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每天多次到两位老人的房间内帮他们收拾、换洗弄脏的衣服。

    董庆水老人患有痴呆癫痫多年,时常将大便拉在裤子、床单和身上,满屋臭气扑鼻,一向干净的魏建泉每次都会亲自为老人换洗裤子和床单,端来温水擦去老人身上的脏东西。有一次,董庆水独自走出敬老院,在外迷路,魏建泉和院里的工作人员一直在外找了两天两夜,最后在文昌街道的一个小山村里找到了老人。

    为改老人不良习惯,他强忍委屈制定《敬老院公约》

    孤寡老人从独自生活到集体供养,把原来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也带到了敬老院。为了改变老人的不良习惯,减少老人之间的争执,魏建泉制定了《敬老院公约》。可某些自由惯了的老人不愿接受,甚至恶语相向。魏建泉强忍委屈,用宽容对待责备,苦口婆心地为老人讲道理,解疙瘩,疏导矛盾,化解怨气,引导老人在敬老院这个大家庭里互相关心,互相爱护。

    魏建泉对敬老院每位老人的关心都无微不至,像亲生儿子一样照顾他们。敬老院的曹相炳老人患病后,生活不能自理,洗脸喂药和每日三餐都必须由专人喂服,老人一天三次需要换尿布,还需要经常晾晒棉被。魏建泉几乎成了他的贴身护理,精心照顾,没早没晚。曹相炳老人感激地对他说:“魏院长,你待我太好了,亲生儿女也没有像你这样照顾父母的。”

    90岁的曹洛红老人告诉记者,“俺生在旧社会,那时候,俺们一家人逃荒要饭,谁拿俺们当人看待?俺无儿无女,村里把俺送进了敬老院,不愁吃,不愁穿,医生定期给俺们检查身体。每天晚上魏院长都打发俺们睡了觉,他才休息。俺们在这里真是太幸福了,敬老院的服务人员比亲人还亲着哩。”

       “奉若父母,情同亲生”,是他制定的服务宗旨

    在敬老院里,魏建泉对老人们的关心细致入微,几乎每一顿饭菜他都会过问,并根据每位老人的口味不断改进伙食。他安排服务人员为老人制定了科学合理的食谱,提供营养全面的饮食,并且定期调换,让老人们能够天天有鸡蛋吃,有肉吃,平常都能吃上时鲜水果。“我们敬老院里每周安排一次菜谱,一日三餐菜肴都不重复,我们吃得很满意。”老人刘万新高兴地告诉记者。

    魏建泉把每位老人的生日都认真地登记在册。老人生日那天,都会收到一份敬老院为他们精心准备的生日蛋糕。90岁的顾延军在来敬老院之前从来没有过过生日。生日那天,服务人员为他端来蛋糕,送来长寿面,“大爷,祝您生日快乐!健康长寿!”顾延军老人才恍然大悟,顿时泪流满面,哽咽不已。饭后他激动地抓住魏建泉的手,嘴里不停地说:“魏院长,俺从心里感谢你啊,俺从来都不知自己的生日。”魏建泉介绍说,建院以来,敬老院把给老人们过生日作为一项制度来执行,特地为老人们买生日蛋糕,并且设宴,全院老人一起为寿星们欢度生日,这样每个月都要举行一次集体生日宴。

    “奉若父母,情同亲生”,是魏建泉给敬老院全体工作人员制定的服务宗旨,全院都在默默地践行着这一宗旨。对老人们的饮食、起居、卫生、娱乐等各个方面,魏建泉都做了精心安排,真正做到了让每位老人饮食营养、穿衣无忧、居住优越、医疗方便、管理有序。敬老院的老人们常对魏建泉说:“那些亲生儿女也不如你们对我们好啊,真心感谢你们。”魏建泉总是憨厚一笑:“这是党和政府对老人的关怀,我们只不过是做了一点应该做的事,只要老人们满意,我们就高兴。”魏建泉就是这样,把每位老人奉若父母,细心周到,体贴照顾,让老人们时时感到快乐,感到温暖。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奖代补
  • 2016/8/1 16:09:25
  • 聚焦延迟退休:为何小步渐进 养老金是否已收不抵支
  • 2016/7/28 16:57:29
  • 秦皇岛7旬老太书写4万字手稿见证小区成长史
  • 2016/7/28 16:31:26
  •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 2016/7/26 16:13:47
  • 聚焦延迟退休:为何小步渐进 养老金是否已收不抵支
  • 2016/7/26 16:12:08
  •  热点文章导读 
    九九重阳节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长江沉船事故反思:低价夕阳红团常让老
    东光县七旬老农痴迷根雕成为民间工艺美
    让“银发红利”加速释放
    一组关于敬老爱幼 石家庄幸福省会的图
    游子“微信红包”情暖家乡孤老 游子微
    九旬老党员的人生坚守
    张家口八旬翁练成瑜伽达人 免费施教
    陈梅生一生献身革命
    黄骅72岁老人将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
    失独家庭特别扶助金提高
    先啃老后甩老 被“榨干”的老人何去何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