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国家发改委、民政部、全国老龄办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养老服务业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加大政府投入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确保将政府用于社会福利事业的彩票公益金50%以上用于养老服务业。而就在此前四天,民政部与国家开发银行还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发性金融支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决定吸引民间资本投入,加大对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支持。
在政府引领下,养老产业已然成为社会投资热点,各种涉老项目和商业模式不断涌现。然而,行业当前的发展进度、水平与热度并不匹配。如何建立公平、健康的产业环境,创建鼓励创新的行业氛围,是中国养老产业能够快速、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在日前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等单位联合主办、清华同衡养老产业专家委员会协办的“2015清华养老产业高端论坛”上,众多业内专家与从业者齐聚一堂,共话发展大计。
回顾过去一年养老产业的发展,政策的密集出台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变化之一。据统计,自国务院2013年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标志性文件之后,2014年国家陆续推出30多项跟进落实的养老产业政策及指导意见,可谓是《意见》发布以来取得成效最多的一年,而这种趋势也一直延续到今年。
“从目前出台的政策来看,主要呈现出三种趋势。一是从局部走向全局,二是从边缘化走向核心,三是从具体措施走向制度化构建。”民政部北京职业管理学院教授、博士成海军总结到,具体来说有五大特点:一是全面,涉及土地、金融、专业人才培养、养老机构、社区、居家、行政审批、管理、外资介入、医养结合、社会力量介入、政府购买服务,标准化等方面,基本覆盖了养老产业所需的方方面面;二是权威,这些政策基本都是从中央层面出发,具有行政法规的效力;三是具体,过去出台的政策比较宏观、定性,2014年的政策更加细化了基层操作层面的规定;四是融合,以前养老文件大多是单部门发布,2014年的很多文件则是多部门联合发布。比如此前由十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五是创新,除了民间资本介入养老服务业的内容,其他很多政策所涉及领域在业内都是首次发布。
据了解,这些已经出台的政策主要集中在简化审批、放宽企业登记制度、人才、养老用地、费用优惠、民间资本介入等重点方面。
“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阶段,养老服务任务比较艰巨。据测算,如果每个家庭一周需要一个小时的家庭养老服务,全年可拉动GDP增长0.2%。因此,我国下一步在养老服务领域,最主要的任务是厘清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政府需要找准定位。”成海军表示。